中醫認為,五臟(心、肝、脾、肺、腎)的健康狀態會通過五官(舌、目、口、鼻、耳)表現出來。當體內“火氣”過旺時,五官會發出相應的“預警信號”。今天就教大家通過觀察五官判斷五臟上火,并掌握5個實用的“滅火穴”,輕松按走內火!
 一、心火上炎:舌尖紅、口舌生瘡——按揉“勞宮穴” 五官信號:舌尖發紅、口舌生瘡、心煩失眠、小便短赤。心開竅于舌,心火亢盛時,火熱循經上炎,舌尖最先“報警”。 滅火穴:勞宮穴 位置:掌心橫紋中,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方法:用拇指順時針按揉,每次3-5分鐘,有清心瀉火、安神定志的作用,適合緩解心火引起的心煩、口瘡。 ?
 二、肝火旺盛:目赤腫痛、頭暈頭痛——按揉“太沖穴” 五官信號:眼睛紅腫、干澀發癢、眼屎增多,伴頭暈頭痛、脾氣暴躁。肝開竅于目,肝火上炎時,眼睛最易受“灼燒”。 滅火穴:太沖穴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每次按壓30秒后松開,反復5-10次,力度以輕微酸脹感為宜,可疏肝解郁、清瀉肝火,改善目赤腫痛和情緒煩躁。
 三、胃火熾盛:口臭牙痛、牙齦腫痛——按揉“內庭穴” 五官信號:口臭明顯、牙齦紅腫疼痛、口腔潰瘍、喜冷飲。脾開竅于口,胃火上蒸時,口腔會散發“火氣”信號。 滅火穴:內庭穴 位置:足背第二、三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方法:用食指和拇指相對用力捏按,每次1-2分鐘,能清胃瀉火、消食導滯,緩解胃火引起的口臭、牙痛。
 四、肺火燥熱:鼻干咽癢、干咳少痰——按揉“魚際穴” 五官信號:鼻腔干燥、咽喉發癢、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甚至流鼻血。肺開竅于鼻,肺火上炎時,鼻喉先“缺水”。 滅火穴:魚際穴 位置:手掌外側,第一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即手掌外側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凹陷處)。 方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每次3-5分鐘,可清肺熱、利咽喉,改善鼻干咽癢和咳嗽癥狀。 ?
 五、腎火偏亢:耳鳴耳聾、腰膝酸軟——按揉“涌泉穴” 五官信號:耳鳴如蟬鳴、聽力下降、口干舌燥、腰膝酸軟。腎開竅于耳,腎火(虛火)上擾時,耳朵易“嗡嗡作響”。 滅火穴:涌泉穴 位置:足底前1/3凹陷處,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方法:睡前用溫水泡腳后,用拇指按揉涌泉穴,每次5-10分鐘,以足心發熱為宜,可滋陰降火、補腎益精,緩解腎火引起的耳鳴和腰膝不適。 溫馨提示: 以上“滅火穴”按揉時需注意力度適中,以局部酸脹感為宜,每天1-2次即可。若上火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建議及時就醫調理。日常還需注意飲食清淡,多喝水,少熬夜,保持心情舒暢,從根源上“熄滅”內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