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里士多德(B.C.384年~B.C.322年),古希臘哲學家,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馬克思曾稱他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亞里士多德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和《修辭學》等。這些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認為克服自己欲望的人比征服敵人的人更為勇敢,因為最艱難的勝利是戰勝自我。 ——亞里士多德 很喜歡《遙遠的救世主》里的一句話:“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自己了。”雖然有點繞,但也并不難理解。當一個人跳出自己看自己,或者像看別人一樣看自己,他還是他嗎?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自己就是自己,因為主觀上的感受占據著他們的判斷,他們大多數行為本質上都屬于欲望驅動。正因如此,他們很難分辨出什么是欲望,什么是真正的需求?控制欲望根本無從下手。 事實上,大多數人總是把欲望當成愛好,比如說,吸煙。吸煙是必需的嗎?很顯然,不吸煙我們也能活得很好,吸煙更多的是一種心理需求。當人們把吸煙當成愛好后,他們就會吸得心安理得,更別談控制欲望了。 又比如說,買奢侈品,其實是消費主義激活了你的虛榮心,你卻說是人生短暫,應該追求精致。我們總是不經意間被塑造了各種奇奇怪怪的觀念,這些觀念總是能輕易的“幫助”我們找到各種滿足自己欲望的理由。 ![]() 每天反復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然后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亞里士多德 我更喜歡后面的這一句: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換個說法就是優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夜累的重復做著一件事,在重復中不斷改進、不斷提升,最終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有記者問科比:“你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科比反問道:“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么樣子嗎?”記者搖搖頭說:“不知道。”科比撓撓頭說:“滿天星星,寥落的燈光,行人很少。”很多時候,積累都是一條孤獨的路。 重復,不斷的重復,然后把感覺、把力道刻進骨子里,直到成為一種穩定的狀態,最終把它變成你的習慣,優秀便會如約而至。正如戰國時期的荀子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所謂“積”,不過是習慣在時間上的疊加罷了,優秀是由小變大的積累,優秀是由弱變強的歷練,優秀是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堅持,它是習慣在時間上的積分。優秀,不需要巨大的努力,但它需要不斷的努力。 ![]() 德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智慧的德,另一種是行為的德,前者是從學習中得來的,后者是從實踐中得來的。 ——亞里士多德 什么叫智慧的德?所謂智慧的德,我認為它主要是指通過學習和思考所獲得的道德認知和知識,它涵蓋了倫理道德的理論基礎,是人們理解善惡、明辨是非的能力。 很顯然,連是非都不分的人不可能有德,善良以及美德其實都依賴于知識。正如朋霍費爾所說:“愚蠢的人不可能真正善良,因為愚蠢的人是非對錯不分,視良知如仇寇。” 與此不同的是,行為的德則是通過實踐活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道德品質,它體現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踐行道德原則、遵守道德規范所表現出來的品質。 它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同情心,能夠感知他人的痛苦,進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其次是敬畏心,只有對生命敬畏,才能真正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亞里士多德 很多人都在思考人生的意義,我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隨機的被丟進這個世界,上帝沒有給我們派發任何的任務,也沒有任何提示,更沒有任何線索,我們只是來了,僅此而已。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一段話令人深思:“人是被拋入世界、能力有限、處于生死之間、對遭遇莫名其妙、在內心深處充滿掛念與憂懼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所謂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生下來、活下去罷了。 何為覺醒?覺醒是指個體對自我及周圍世界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它超越了表面的感知和直覺,觸及到心靈深處,讓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生命意義以及與世界萬物的聯系,從而引發內在的轉變和成長。 簡單的說,覺醒就是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世界萬物。知道自己為什么成為了自己,也清楚了這個社會為什么成為了這個社會,對世界萬物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確的定義。 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的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亞里士多德
簡單的來說就是:不要過多的責難別人輕微的過錯,不要隨便揭發他人的隱私,也不要對他人過去犯的罪惡耿耿于懷。這樣做既可以培養我們的道德品行,還可以遠離災禍。 古人曾這樣告誡我們: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對于那些喜歡背后說人壞話的人,請及時的遠離,因為他會說別人的壞話,也一樣會跟別人說你的壞話。 事實上,很多人喜歡把放縱和自由混為一談,但是很顯然,放縱不是自由,反而恰恰做了欲望的奴隸,進而失去自我,受制于欲望,于人于己都是一種禍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