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兩又同齊 現(xiàn)在的人似乎越來越重視每一個節(jié)日,七夕這天打算在外面吃飯,然后幾乎每個飯店都是人滿為患, 想要清凈地吃個飯,最好是自己在家里做,但是既然要在外面吃,大概就是除了自己省事之外,就是吃個熱鬧的氛圍吧! 對于小兒來說在外面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外面的店里吃,老孔對小孔說:'去外面吃炸串吧!’ 小兒的第一反應(yīng):'外面的炸串都是路邊攤,我要到店里吃’ 老孔:'去外面炸串店里吃,買了在那吃完再回來’ 小兒:'不可能。。’ 似乎在小兒的認知里,只有路邊攤上才會有炸串,而只有路邊攤的炸串才叫炸串。 在商量了許久的情況下,小兒想了半天也只說想吃一碗皮蛋瘦肉粥,O(∩_∩)O哈哈~,準備掏腰包的老孔聽到之后,竟然有點苦笑不得,以為自己會被宰很多錢,結(jié)果卻只是一碗皮蛋瘦肉粥, 到達指定的店鋪后,里面似乎都沒有了空位,等了好一會才有位置,因為店里的人實在是太多,導(dǎo)致手機信號也不是很好,手機點菜小程序都處于癱瘓的狀態(tài),為此,本來是想宰老孔的,最后還得用我自己的手機支付了飯費, 老孔一邊吃一邊感嘆,先喝粥,再吃菜,最后粥喝完了,菜還沒有上齊。。。 所以如果你想出去吃飯,不要趕在一些人們認為重要的節(jié)日里或者是重要的假期里,不管哪個店鋪,似乎生意都很火爆,凡是有點出名的店鋪,你肯定是需要排隊等待的。 怕小兒喝粥喝不飽,還特意點了一些小兒平時愛吃的一些東西, 但是奇怪地是小兒就只認人家那碗粥,其他的一點也沒有動,此時我才想起來,在來吃飯之前,他已經(jīng)消滅了兩個面包~~ 所以,與其說是讓小兒來消費的,倒不如是說我們想出來省事吃上一口現(xiàn)成的,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人們越來越重視一些節(jié)日的氛圍,不管是國內(nèi)的還是國外的節(jié)日,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昂,大概是人們意識到了親情的重要性?!還是商家的炒作已經(jīng)深入到了人們的內(nèi)心,滿足了人們的某種情感。 小時候每到七夕這一天晚上,家長們都說不要把眼睛往天上看,會眼瞎的,因為天上的牛郎織女在今晚上要見面,凡人是不能看神仙團聚的,于是,小小的我們都是在晚上低著頭走路,或者干脆到了晚上在屋里躲著不出來。。。 如果七夕這天下雨了,那不是因為天氣不好,是因為他們兩個一年才見一次面想彼此想的掉眼淚,因此眼淚變成了雨落了下來,O(∩_∩)O哈哈~ 現(xiàn)在的理念似乎變成了,神仙在天上相聚,人們在人間相聚,神仙歡呼神仙的日子,凡間也要慶祝凡間的幸福,所以,七夕不出門,似乎對不起自己的愛人,七夕不消費,似乎難以證明自己的忠心。。。 同樣的一個故事,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解讀,以前看牛郎織女的電影就覺得他們好可憐,被王母娘娘給拆散了,但是換到現(xiàn)在的人們的理解就變成了,是牛郎本來圖謀不軌,偷了七仙女的衣服,然后他們才認識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牛郎并不是忠厚之人,而且他一直都是在哄騙傻白甜的七仙女,王母娘娘是愛女心切,恨鐵不成鋼,所以你看,同樣的一個故事,不同年代不同的解讀。。。 就像王寶釧與薛平貴,故事的主旨是贊揚王寶釧的善良和對愛情的忠貞,在現(xiàn)在的人看來是警告我們不要太相信男人,更不要去學做那個傻女人。。等了十八年只是為了一天的幸福。。 所以啊,時代在變,人的觀點也在變,以前認為錯的現(xiàn)在可能是對的,以前認為完美的現(xiàn)在可能依然有瑕疵。而唯一不變的可能就是我們對生活的執(zhí)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