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治(1723—1786),字階平,號瑤峰,又號豐山。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中國清朝時期大臣。梁國治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中戊辰科狀元,以一甲一名進士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講起居注官,遷國子監司業。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去往廣東,以道員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署糧驛道,因政績卓著,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提督安徽學政,尋遷吏部左侍郎。乾隆三十年(1765年),調江蘇學政。因失察家人浮收倉米情弊,奉旨革職。次年,梁國治被起用,歷任山西冀寧道、湖南按察使、江寧布政使、湖北巡撫、湖廣總督兼荊州將軍、湖南巡撫等職,屢上書言事,多能稱旨允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奉旨還朝,入值軍機處。次年,入值南書房,充經筵講官,累官至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賜紫禁城內騎馬,加太子少保銜。充《日下舊聞考》總裁官,《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梁國治卒。其工詩文,善書法,著有《敬思堂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