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璽”就是通行列國的“身份證”。官璽重威儀,私璽多巧思;七國各異,方寸之間暗藏秩序與自由。以下短文字帶你速覽核心差異。 一、三大關鍵詞 官璽:大、方、簡 邊長普遍 2 cm 以上,正方形為主,鼻鈕/壇鈕,白文居多,界格清晰。 私璽:小、活、花 邊長 0.8–2.3 cm 自由浮動,方、圓、菱、心形皆可見,朱白文混搭,常配動物紋或吉語。 國別:齊整、燕闊、楚雜、晉秀、秦方 一眼辨地域的隱藏彩蛋,下文速查表收好。
二、七國形制 5 秒速查(印面邊長平均值 / 常見鈕式 / 特色標記) 三、實戰 3 招 看鈕:鼻鈕多齊晉,壇鈕多楚燕,瓦鈕歸秦。 量邊:官>私,秦統一后 2.3 cm 成“國標”。 讀格:田字格=秦,日字格=齊秦半通,十字格=楚官。
四、彩蛋
少數“混血”璽:楚字+齊形,或燕制+秦格,遇到請珍惜——那是戰國商旅往來、工匠流動的活化石。
收藏、臨摹、研究,一表在手,方寸不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