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公開確認為蘇冰先生原話的“流行語”并不多,但通過業內交流與網絡信息的整理,我們仍可梳理出他以輕倉控險、趨勢跟蹤和系統致勝為核心的交易理念。我與蘇冰先生并不相熟,卻屢聞其名,近日驚聞他不幸離世的消息,心中不免涌起陣陣傷感。遂通過圈內友人及多方渠道,搜集整理其交易思想與經歷,撰文以寄追思。 蘇冰先生是國內期貨市場中廣受認可的實戰派交易員。其交易體系融合“20% 基本面 + 80% 技術面”的分析框架,強調系統化運作與紀律執行,形成了一整套可復制的穩健盈利模式。以下從核心理念、實戰策略與經典語句三個層面,對其交易思想進行梳理與解讀。 一、核心理念:風控為首,趨勢為友 1.倉位管理是生存根基 2015年,蘇冰曾用80萬本金操作股指期貨,遭遇極端行情,賬戶一度虧損至8萬元。這段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輕倉與風控的絕對重要性。他曾強調:“倉位管理是期貨生存的根本,杠桿是雙刃劍,失控遠比虧損更致命。”其具體風控方法包括: (1)單筆初始倉位不超過20%,盈利后可分批減倉,杜絕重倉搏殺; (2)盈利出金制度化,定期將浮動盈利變現,減輕持倉心理壓力。 2020年原油期貨暴跌期間,正因嚴格執行輕倉原則,他才能在市場恐慌中冷靜抄底,最終實現賬戶資金突破千萬。 2.技術主導、基本面輔助的交易框架 蘇冰主張以技術分析定位買賣點,基本面判斷大方向。具體而言: (1)技術面: 以21日均線作為多空分界線,配合MACD在0軸附近的金叉 / 死叉作為進出信號,并要求成交量放大至近期均量3倍以上,以確認突破有效; (2)基本面: 關注商品庫存周期與供需格局,如2023年對純堿行情的前瞻判斷正是基于對行業基本面的深度把握。 這套“二八分配”分析模式使他在黑色系、化工品等多個板塊中持續取得超額收益。 3.多周期共振與趨勢跟蹤 他尤為重視不同時間周期的協同判斷:日線定趨勢方向,60分鐘與15分鐘線找入場時機。當多周期技術信號(如MACD、布林帶等)一致時,才視為高勝率機會。例如2024年紙漿行情中,他憑借15分鐘級別的均線突破與量能配合,成功捕捉近百點利潤。他形象地比喻:“趨勢如狼群捕獵,80%時間靜待,20%時間全力出擊。” 二、實戰策略:系統化、可執行 1.開倉三要素 蘇冰的每一次開倉都需滿足三項條件: (1)價格站穩關鍵均線之上(多)或之下(空); (2)MACD在零軸附近金叉/死叉,且DIFF與DEA持續同向發散; (3)成交量顯著放大,達近期均量3倍以上。 2025年菜粕行情即是經典案例,通過均線支撐與量能配合,他成功捕捉主升浪行情。 2.嚴謹的止損與止盈機制 (1)止損策略: 以均線破位為主要止損信號,一旦MACD反向或連續3根K線收盤不利,即執行強制止損; (2)止盈策略: 動態止盈,多單參考前根K線最低點,空單參考最高點;出現快速行情配合MACD頂底背離信號分批離場。 在2023年的純堿交易中,該策略幫助他實現3倍收益,同時將回撤控制在20%以內。 3.持倉管理與交易心理 (1)持倉條件:盈利狀態下需多周期指標依然共振,價格不破小級別均線(如10日線);若價格反復穿越均線,視作震蕩行情,果斷平倉; (2)心態紀律:保持低頻率交易,坦然接受止損,樹立“虧小賺大”的概率思維。 2021年鐵礦交易中虧損500萬后,他通過心態調整與策略優化,在焦煤交易中實現資金回升,充分體現紀律執行的重要性。 三、經典語句:交易即修行 1.風控與生存 (1)“交易不是比誰賺得快,而是比誰活得久。” (2)“虧錢不可怕,失控才要命。” 2.趨勢與市場節奏 (1)“歷史會重演,但不會簡單重復。” (2)“不在快速上漲時做空,不在快速下跌時做多。” 3.系統與執行 (1)“程序化預警是散戶的核武器。” (2)“執行力比預測更重要。” 4.心態與人生 (1)“享受交易,快樂生活。” (2)“不要給自己設限,相信系統才能突破瓶頸。” 四、啟示:從深淵到復利——一位交易員的蛻變 蘇冰的交易生涯,是一段從慘敗到穩健的典型蛻變歷程: 1.2015年:股指期貨巨虧,80萬本金僅剩8萬,風控意識徹底覺醒; 2.2016-2018年:師從交易前輩李永強,融合輕倉與趨勢跟蹤系統,實現500萬盈利; 3.2019-2023年:系統逐漸成熟,年化收益穩定在30%以上,2023達3倍收益; 4.2024年起:借助周期共振與量化工具,資金規模突破3000萬。 他的經歷闡明:期貨交易的成功并非依賴偶然的豪賭,而是基于系統、紀律與概率的長期積累。對廣大投資者而言,蘇冰體系提供了一條清晰路徑——從倉位管理起步,逐步構建標準化流程,最終完成從認知到執行的跨越。 愿他的交易思想,繼續照亮后來者的征途。 |
|
來自: aiaiweiwei > 《期貨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