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友們,這學期的讀書分兩種形式。 第一,還在二完小的伙伴,我希望大家還能在每雙周的某一節課線下共讀,具體安排由麗煌負責。 第二,群里所有的老師在家也要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每個半個小時以上(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主要閱讀的書目至少4本,必讀柳袁照《在這個園子里遇見你》《讀書是美的》,其余2本自選。每一本書讀完寫一份原創讀后感,2本柳校長的書籍的讀后感必須3000字以上,其他2本書籍讀書感悟不低于500字。 (建議一個月完成一本閱讀,寫一篇讀后感。) 請大家這個星期做好自己的讀書計劃,我們盡量一月一復盤。 讀書計劃參考如下(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想法再自行增添): 2025年秋季讀書計劃 執行人:李藝芳 執行時間:2025月9月10日--2026年1月10日 讀書時間:每天晚上8:00--9:00 讀書書目:《在這個園子里遇見你》《讀書是美的》《陶行知文集》《唐詩三百首全解》 讀書成果:4篇讀后感+書中批注+群內發表自己的讀書收獲” 這個讀書會,我不知道能走多遠,但是我想一直組織下去。我也不清楚書友們的收獲有多少,但是我覺得堅持下去就有意義。但是我知道,只要有人愿意和我一樣守著這個讀書會,就應該讓它盡可能發揮最大的力量。 上午終究還是把這個簡版“同在共行”讀書計劃發在了群里,我不知道大家會有什么反應。畢竟這兩天開學,正是忙亂的時候。 可自從一星期前和柳校長見面聊了讀書會的事情后,我覺得自己更應該繼續讓“同在共行”的書友們堅持讀書。生命不息,迷惑不止,彷徨不止,讀書也將因此不止。也許讀書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卻可以讓我們在某一時刻突然讀懂生活里的難。讀書不能立刻幫我們擺平眼前的麻煩,卻能在某個迷茫的瞬間,給我們接住問題的底氣。因為我們在翻書時偶然遇見曾經的自己,然后豁然開朗。 這幾天思來想去,總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不知道怎么設計讀書計劃比較好。當看到今天日歷已經停留在31日的時候,我知道已經不能再拖,自己應該復盤這個月的生活,還要清理這個月的未完成之事。 1.“準備好”從來不是開始的前提,而是行動的結果 總在等“時機完美”“條件充足”,卻忘了所有經驗和準備,都藏在動手的過程里。所謂“準備好”,從來不是坐在原地空想出來的,而是邊做邊補、邊試邊完善的結果。 2.別讓“等”偷走你的念頭,行動力才是想法的保鮮劑 腦海里的想法就像剛發芽的小苗,放著不管只會慢慢枯萎。只有在念頭冒出來時立刻行動,才能讓想法真正“活”起來。 3.先出發,再調整:行動的第一步永遠比“準備周全”更重要 沒有人能在開始前就預見所有問題,與其糾結“沒準備好怎么辦”,不如先邁出微小的一步。唯有行動起來,路會在走的過程中越來越清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