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對聯 ![]() 蘭為清品,竹是幽人 ![]() 與水同樂,以文自娛 ![]() 臨風閑品竹,坐室靜觀蘭 ![]() 為文期合古,作事不因人 ![]() 氣宇同山峻,天懷若水清 ![]() 大樂同天地,斯文自古今 ![]() 引年崇老者,修己仰閑人 ![]() 天和人所得,山曲水流之 ![]() 有情天不老,無事日斯長 ![]() 風竹引天樂,林亭集古春 ![]() 人樂能長歲,文興可得失 ![]() 臨清流寄抱,托竹管喻懷 ![]() 詠仰群賢盛會,長修一己清懷 ![]() 朗日氣清竹茂,惠風水暢蘭幽 ![]() 春日閑臨褉敘,和風樂引游暢 ![]() 大水流為九曲,春風又是一年 ![]() 臨事有長有短,與人不激不隨 ![]() 無言流水今日,幽事清風古人 ![]() 取人錄長舍短,攬古異世同情 ![]() 至人與天同誕,知者以水自娛 ![]() 其人有山林氣,斯室生蘭竹情 ![]() 人豈虛生此世,事無不合于時 ![]() 水曲幽蘭生靜氣,山閑老竹引和風 ![]() 惠日初陰幽得趣,群山合坐靜無言 ![]() 盛會游山懷故老,清言集古得時閑 ![]() 茂竹幽蘭隨地氣,春風化日暢天懷 ![]() 幽蘭在室生和氣,茂竹為林引惠風 ![]() 山長水曲清游地,日朗風和春盡時 ![]() 清風不管嘗因竹,靜氣相臨自有蘭 ![]() 無將遇合欺今世,自詠風懷寄所知 ![]() 為遷靜室將隨竹,自引春觴又會蘭 ![]() 豈言今日無知己,自有清風做故人 ![]() 老于世事能知足,少有幽情自詠懷 ![]() 一春流水自蘭若,終日清風在竹林 ![]() 山人昔日為賢相,亭長當年詠大風 ![]() 向無人跡春林茂,初有湍流激水清 ![]() 盛地娛游無異感,崇文喻世在清言 ![]() 大地清幽山水會,此生懷抱管弦知 ![]() 感知無言知己遇,倦懷異地故人情 ![]() 流水因知弦外趣,清風可仰古時賢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世稱“王右軍”,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大臣,出身名門瑯琊王氏。他自幼受家族熏陶,七歲學書,十二歲研讀前人筆論,早年師從衛夫人,后遍游名山,觀摩李斯、鐘繇等名家碑刻,博采眾長,自成妍美流便的書風,被后世尊為“書圣”。 王羲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楷書端莊秀麗,代表作《黃庭經》《樂毅論》為后世典范;行書遒勁自然,尤以《蘭亭序》聞名,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筆法精妙,結構多變,展現極高藝術水準;草書則以《十七帖》傳神,濃纖折中,開創書法新境界。其書法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擺脫漢魏古樸凝重,推動書法從實用向審美獨立發展。 他曾任秘書郎、江州刺史、右軍將軍等職,后隱居會稽金庭,以詩書自娛。王羲之的書法影響深遠,后世顏真卿、蘇軾等名家均受其熏陶,其子王獻之亦以書法聞名,父子合稱“二王”。 歡迎加入趙體書友會 精彩回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