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起步要從“煉己筑基”與“積功累德”開始,此實為修仙了道之鐵門坎,逾越此關,后方有金玉堂奧。呂祖之法,至簡至深,今謹依其經典著述,為您細說分明。 一、 煉己筑基:丹道之根本,超凡之始階 “煉己”即煉去私心雜念,顯發本來真性;“筑基”即筑固身體根基,補充虧損精氣神,使人重返童真之體。二者一體兩面,身心同調。《邱祖垂訓文》雖為邱處機所作,卻完全繼承了呂祖一脈的思想:“夫修身者,須要先煉己于塵俗,積功于煙霞。” (一)煉己之法 - 降伏心猿意馬 呂祖 《百字碑》開篇即云:“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贝硕淠藷捈褐偩V。 1. 降心為不為: 何為“降心”? 呂祖在 《指玄篇》 中闡釋:“心中元炁謂之龍,身中元精謂之虎?!?心念紛飛,如同狂龍,難以駕馭。降心即是降伏念頭,制伏這條“心龍”。 如何“降”?“為不為”是心法精髓。非強力壓制,而是“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如雞孵卵,如爐煉丹,綿綿若存,用志不分。在日常中,對境無心,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都冴枀巫嫖募分袕娬{:“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脫俗,似淡月之映輕云?!?即在混俗之中磨練此心。 2. 對境煉心: 煉己非獨坐空山,更在塵世中磨練?!剁妳蝹鞯兰分?,鐘離權告呂祖:“人身難得,光景易遷,罔測修短,安逃業報?……若不匹配陰陽,積鉛煉汞,以此延年,何為不死?” 須在一切順逆境界中,保持心念不動,如如不動,方是真定。呂祖“十試”不過,正是此種錘煉。 (二)筑基之法 - 補足精氣三元 筑基如同蓋房打地基,需材料堅實。人體自少年后,精氣神皆有損耗,故需修補。 1. 補精: 法要:戒欲保精。嚴格持戒,尤其是戒色欲,乃筑基第一要務?!秴巫嫒珪分袑覍腋嬲]:“精失則元氣不生,元氣不生則丹基不固?!?/p> 方法:通過調息(如“升觀法”,凝神靜坐,觀想炁從涌泉上升至頂門)、導引(活動筋骨,暢通氣血)等方式,使身體精滿不思淫。 2. 補炁: 法要:調息凝神。呂祖 《指玄篇》 云:“塞兌垂簾默默窺,滿空白雪亂參差。殷勤收拾無令失,佇看孤輪月上時?!?/p> “塞兌”是閉口,“垂簾”是眼簾微垂?!澳Q”即內視、返聽,精神內守。 “白雪”乃先天一炁發生時的景象。通過調息凝神,涵養此先天一炁,使其充盈。 方法:初步可修習“數息法”或“隨息法”,心息相依,漸至胎息。 3. 補神: 法要:凝神入炁穴。將收斂回來的心神(己汞),輕輕安放下丹田(炁穴),似守非守?!短医鹑A宗旨》云:“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注:天心即玄關一竅,在兩目之間)?!?“回光”即是煉神。 效驗:久久練習,則神凝炁聚,自會覺得身心恬靜,丹田溫暖,此乃筑基初見成效之象。 二、 積功累德:仙道之資糧,通天之梯航 丹經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圣?!?而“修性”之大半功夫,便在積功累德。無此,則天律不容,魔障叢生。 呂祖 《警世》文曰:“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君莫作。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是甚命,問什么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眼昭昭,報應甚速。諦聽吾言,神欽鬼伏?!?此乃其積功累德之心要。 具體法門,可見于 《純陽呂祖功過格》,其核心如下: 1. 忠孝為先: “功格”:“忠于君王,孝養父母。” 此為立身之本,功德之大,莫過于此。一日一行,可計百功。 “過律”:“忤逆父母,不敬師長。” 此為極大罪過,損德之甚,丹基必壞。 2. 慈悲濟世: “功格”: “醫藥救一人”(計百功)。 “賑濟鰥寡孤獨、饑寒貧苦”(計五十功至百功)。 “修橋補路,開井通渠”(計三十功)。 “焚毀邪淫詞章,勸人止淫”(計三十功)。 “埋葬無主骸骨”(計五十功)。 “過律”:“見死不救”、“殺生”、“唆人爭訟”、“毀人成功”等,皆計重過。 3. 隱惡揚善: “功格”:“掩人惡,揚人善?!?(計十功) “過律”:“傳人惡事,泄人隱私?!?(計十過) 4. 護持正道: “功格”:“印造經典,勸人念佛、禮拜祖師、行善、持咒、修行?!保ㄓ嬑迨Γ?/p> “過律”:“毀壞經典、寺觀、神像?!保ㄓ嫲龠^) 注:呂祖之修法是儒釋道三教合一之修法 修行方式:行者需備一功過簿,每晚靜坐反省一日所為,依《功過格》逐條核對,計算功過之數。“知非改過,善莫大焉”,此過程本身就是極佳的煉己功夫。 總結:次第與關系 1. 次第:先以積功累德凈化心性、培植福報(外煉己),輔以戒律規范行為(外筑基);繼而以調息、凝神等方法煉己筑基(內修持)。內外交織,并行不悖。 2. 關系:煉己筑基是“自強”,積功累德是“合天”。唯有自強不息,方能感格天心;唯有合于天道,方能得天助而不遭魔擾。呂祖 《敲爻歌》點破天機: “陰德蒙天封拜,九年丹滿,行功及三千,方得朝元?!?/p> 故,欲效呂祖之修持,絕非枯坐頑空。當從日常倫常中盡本分,于點滴小事上積陰功,在起心動念處煉己心開始。久久行之,則筑基可成,丹基可固,方有后續“金烏搦兔”、“壺配坎離”之可能。屆時,性光自發,神通乃真性之妙用,頭光乃元神之顯影,不求而自至矣。 善法結善緣。 望您腳踏實地,從“降心”、“積德”處切實用功,方不負呂祖垂訓之恩。 祝您早日得道,復歸太虛。 福生無量天尊! 注:不足之處,歡迎同修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