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頭發的毛囊,就像萬千個微型花盆,盆內養料充足,干濕度與溫度適宜,頭發便烏黑濃密。反之,便早白及禿頂。養料便是血液,肝藏血,肝血不足,頭皮離肝那么遠,得到的血液更會少之又少,于是變白或脫發。 干濕度與溫度適宜,內與脾胃的升清、肺氣的宣發,及動力之源腎等有關,外與風邪及寒濕之邪相關。若風寒濕邪聚于脾胃與肺,會影響升清與宣發。 由于脾是肺的媽媽,肺是腎的媽媽,奶奶媽媽均不好,會造成腎也萎靡氣不足,動搖花盆的根基。讓植物長勢差(變白),或是連根拔起(脫發)。 寒濕之邪盤聚,寒邪有如冬天,冬天是落葉的季節,頭發之生長也是和大自然相通的。而濕氣有如盆內被澆了過量的水,造成“植物的根”(發根)被泡爛,輕者變白,重者脫發禿頂。 由于頭皮在身體的表面,直接用外敷法對毛囊進行治理,起效更直接。治理時先要考慮到風與空中的濕氣與頭皮更近距離,將關注點聚焦于祛風與去濕。在此基礎上,讓藥物成份循經滲透至肝腎脾胃腎,便可達到烏發及治脫發的目的。 ![]() 澤蘭膏,來自唐代《外臺秘要》,治頭發早白及毛發不生,十日見效。 組成:細辛 續斷 皂莢 石南草 澤蘭 厚樸 烏頭 莽草 白術各60克 蜀椒90克 杏仁23克(去皮)。 方子既以澤蘭為名,我們先來看看澤蘭的功效。 澤蘭,入脾行水,入肝治血,能行水并消淤血。既能治筋骨肌肉損傷,又能散毒瘡。有和血舒脾、利筋脈,長肌肉之妙。 這是首先為頭發的生長創造一個好花盆,好毛囊。 用量最大的蜀椒,民間有一個單用治禿頂方:適量的花椒浸泡在酒精度數較高的白酒中,1周后使用時,用干凈的軟布蘸此浸液搽抹頭皮,每天數次,若再配以姜汁洗頭,效果更好。 具體來說,蜀椒味辛性熱,歸脾胃腎經。氣香健胃,與熱合伙,能散寒除濕,止癢殺蟲。除了烏發,還常用于治牙痛,治風寒濕引起的麻木疼痛。《本草綱目》載:“花椒堅齒、烏發、明目,久服,好顏色,耐老、增年、健神。” 這是助澤蘭為頭發的生長創造一個好花盆,好毛囊。 再來說站首位的細辛,它一直就是治頭部問題的能手,牙痛頭痛,口瘡耳聾均可用,難怪頭發問題,第一個就想到它。 其性味辛溫,入肺腎經,能通竅,祛風散寒,能溫肺,化掉水濕痰飲,助肺氣宣發與肅降。肺主皮毛,故又能去皮風濕庠。不僅助澤蘭為頭發的生長創造一個好花盆,好毛囊,更可打掃毛囊的衛生。 續斷苦辛微溫。活躍于肝腎經。苦養血脈,辛養皮毛,善理血脈傷損。這是將毛囊獲取營養物質的管道接通。 ![]() 皂莢,這是多年前的民間洗頭用品,天然無刺激。將皂莢搗爛,用手揉搓,會出現泡沫,可以清潔頭皮發絲,對防脫發和烏發效果頗佳。皂莢的此種能耐,和皂莢辛溫,能疏風氣,除濕毒,殺蟲止癢有關。 它的出現,就像拿著個吹風機,將花盆內的濕氣吹干,并為花盆內噴灑了滅害靈。 石南草、白術和厚樸,有幾個共同點。 石南味辛苦平,有毒。主養腎氣,利筋骨皮毛,治五臟邪氣,除熱祛風。 白術,苦甘溫,是補脾利水藥,可逐皮間風水結腫,益津液,暖胃健脾。 厚樸性味溫苦辛。歸脾胃肺大腸經。健胃燥濕消痰,除胸中滿悶之氣,讓氣機流轉起來。屬理氣化濕藥。 三藥合力,補脾胃肺腎,不僅讓植物的根部通風良好,更為根基注入養份,并將花盆內多余的水份用一盆炭火烘干,防植物(頭發)被大風吹倒。 烏頭與莽草均有毒,且烏頭以莽草為使藥。 烏頭,大辛大熱,祛寒濕,散風邪。 莽草辛溫,祛濕風、消腫。治頭瘡白禿,殺蟲效佳。 二藥合力,將花盆搬到風小,干濕適宜,且采光良好的地方去。 杏仁是指苦杏仁,用量最少,苦溫,有毒。活躍于肺、大腸經。外用能殺蟲,消腫,治各種瘡疥,去頭頂面部各種因風氣而起的水皰疙瘩等。 杏仁站位在最末,與首位的細辛呼應,均有勤雜工的氣質,將毛囊這個花盆打掃的锃亮,并與莽草皂莢合力噴灑滅害靈。頭發在里面住起來干凈舒適,只想卯著勁兒,長的更黑更密。 多味合用,讓毛囊的生長環境,養份,干濕度清潔度甚至風的柔和度都能得到保證,正是治頭發早白及毛發不生的好辦法,難怪方下語十日見效。 澤蘭膏如何制作與使用? 將上十一味,以酒漬一宿,加煉好的豬油2千克,在銅器中煎三上三下,膏成絞去津液,拔去白發涂藥,十日效。 白頭發最好的方子,2味中藥代茶飲,一個特效穴,補虛又烏發!草木長在地里,需要水來滋潤。 頭發也一樣,中醫稱發為血之余,從這個“余”上就可以看出,只有身體的陰血足夠豐盛甚至有富裕之時,才能顧及到頭發。所以三十歲就開始長白發的,大有人在。 ![]() 和心肝腎這些重要器官相比,頭發是很次要的,如果它們出了問題,即便沒有其他陰虛表現,也是身體在報警了,通過白發告知你:陰虛了。民間說,白發是因為血熱,這和陰虛其實同理,因為陰虛了,陽就顯得多出來了,所以才會有血熱的可能。反過來,如果一個人總是被情感攪和得精神壓力很大,就會有心火,心火灼傷身體之陰,就會陰虛。 同樣是身體的報警,面色發黃是替脾虛報警,頭發早白是替陰虛報警,但面色的改變,比頭發變黑要快得多。面色萎黃的人,喝上一個星期的黃芪水補氣,氣色就會明顯改善,但頭發的改變卻要很長時間。 因為頭發屬陰,補陰的效果比補氣的效果產生慢,這就是中醫說的,“有形之血不能速生” 。換句話說,陰虛比氣虛的出現也慢得多,也就是說,到你發現須發早白時,身體其實已經傷陰很久很久了,要補回這么嚴重的陰虛,自然非一日之功。 所以白發,看似簡單,其實是身體“蓄謀已久”。 ![]() 兩味藥材,能幫你“烏發” 女貞子,旱蓮草各10-20克,每天開水沖泡后代茶飲。 這兩個藥都很便宜,藥店就能買到。最好能經常喝,同時慢慢的等待白發變黑。 這個方子出自清代的《醫方集解》,名曰二至丸。因女貞子冬至日采,旱蓮草夏至日采,合而用之,故曰“二至”。 ![]() 明代王三才說:“二至丸,清上補下第一方,價廉而功效極大,常服屢有奇效。初服便能使無夜起(夜間小便多)之累,不旬日體力加倍,又能變白須發為黑,強腰膝,壯筋骨,強陰不走。酒色痰火人服,尤更效。” 女貞子,成熟于冬季,堅貞,內斂,安靜,和臘梅一樣不畏風寒,品格堅韌。女貞子有補肝腎,強腰膝,壯筋骨,烏須發的功效。《神農本草經》是這樣記載的“烏須黑發明眼目,且療陰虛頭暈眩,益精養陰健腰膝,輕身不老可延年。” 旱蓮草,入肝腎二經,有益腎養陰,涼血止血的功效。旱蓮草一名得之于其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有云“細實頗如蓮房狀,故得蓮名”。小時候常常看到有大人們收集很多旱蓮草,有時一遍遍的涂抹在頭發和眉毛稀疏的地方。那時候覺得這種草實在是很奇怪,后來看《本草綱目》說它能“烏髭發,益腎陰”,看《新修本草》說旱蓮草“汁涂發眉,生速而繁”,方解其義。 在二十四節氣中,夏至和冬至遙遙相望,秀美的旱蓮草和純情的女貞子自當是無緣相見。可在國粹中醫學里,夏至的旱蓮草邂逅了冬至的女貞子,竟然變成了絕妙的中藥方“二至丸”。 我有個學生是個漂亮的姑娘,準備考研,天天泡在圖書館里,非常勤奮,但結果一考下來,沒有通過國家線,一下打擊很大,頭發都白了一大半。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剎那間變成“白毛女”了。雖然去理發店焗油,但沒一個月又見白發了,而且焗油次數太多了,還有副作用。后來,她找到我,問有沒有什么辦法讓頭發變黑? 年紀輕輕的白了頭發,屬于少白頭,在二至丸的主治作用中正好有這一條,于是,我建議她用女貞子30克、旱蓮草30克,每天熬水當茶喝,一般是三碗水熬剩兩碗,而且要長期喝。 這位學生一邊繼續備戰考驗,一邊喝著二至丸,等第二年金榜揭曉的時候,她的白發已經百分之九十變成了黑發,滿臉洋溢著自信。 二至丸在傳統中醫里主要是滋腎陰的,但我的臨床體會是,這個藥并不寒涼,很平和,我曾經仔細想過,可能這個藥有陰陽并調的功能,女貞子是冬至日采,旱蓮草是夏至日采,一冬一夏,一寒一熱,完全互補了。不過,脾胃虛寒,大便溏瀉者要慎用,有痰濕的人,一看舌苔就是特別厚膩的人,在祛除痰濕后是可以服用的。其他的人都可以服用(只要不是陽氣極其微弱的),我現在沒有觀察到有服用后導致抑制陽氣的。如果真是陽氣很不足,可以配合四君子湯。 ![]() 浮白穴 ![]() 另外,肝經和膽經相互絡屬,互為表里,浮白穴在膽經上,肝之余氣瀉于膽。刮痧是一種瀉法,刮拭浮白穴可透邪外出,清肝利膽。 更多文章: 我從《太平惠民和劑局方》788首方劑中摳出243首好方子,收藏了就等于擁有了這部寶書 10年,他用了22噸制附子、538公斤制川烏……這位行醫60年 的老中醫復診率達到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