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晚,印度總理莫迪在東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首腦會談。兩國各有所需:印度在應對美國稅率高達50%的關稅沖擊之際,期待擴大與日本的經濟合作。日本政府則希望把世界人口最多、市場擴張前景廣闊的印度的活力納入本國增長軌道。 日印首腦會談中,雙方達成“日印經濟安全保障倡議”,確保關鍵物資供應和關鍵技術合作,重點領域涵蓋半導體、關鍵礦產、醫藥品、清潔能源、信息通信。日本提出未來10年對印度進行1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67億元)民間投資的新目標。 此外,日印修訂《安全保障合作聯合聲明》,明確寫入了經濟安全保障、防衛裝備的聯合研發,以及網絡空間、太空等新興領域的技術管理。而2008年簽署的聲明,主要以印軍與日本自衛隊的聯合訓練和海上安全合作為核心。 關于印度正在建設的高鐵項目,日印首腦達成一致,將合作引進JR東日本正在研發的新型新干線列車“E10系”。 … 兩國首腦發布的聯合聲明包含一個“日印旗艦項目”,確認推動印度高鐵項目引進日本新型新干線列車“E10系”。 日印兩國在高鐵項目上的合作要追溯到2015年,莫迪政府提出“鉆石四邊形”發展計劃,規劃用高鐵將主要城市德里、孟買、金奈、加爾各答連接起來。當年12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莫迪在首腦會談中就印度引進日本新干線達成協議。 印度第一條高鐵——從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的高鐵決定采用日本新干線,總長約508公里,包括巴羅達、蘇拉特等12個站點。如果項目順利完成,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的交通時間可以從6個多小時縮短至2個小時。 2017年9月,莫迪與安倍一起宣布正式啟動高鐵合作項目,并計劃在2023年開通。兩國政府最初估算項目總費用為約1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811億元),其中八成資金由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提供的日元貸款承擔,年利率0.1%、50年償還,迄今已簽署約1萬億日元的貸款合同。 然而,出乎兩國政府意料的是,征地進展異常緩慢,尤其是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許多世代耕作的農戶不愿放棄土地,并反對建設高鐵。在征地進度延遲的同時,材料價格、人力成本上漲,項目費用不斷攀升。 根據原計劃,印度擬引進目前日本東北、北海道新干線“隼號”使用的JR東日本列車“E5系”,但由于“遠高于國際水準的報價” 以及交付期延遲,印度方面傾向于考慮使用國產列車。去年12月,為打破談判僵局,日方提出換用正在研發中的下一代新干線“E10系”。 若改為采用E10系,涉及到技術轉移的范圍、車輛成本的增加等問題。據共同社報道,在此次日印首腦會談中,雙方就合作引進“E10系”列車及日本式系統達成一致。 “E10系”的最高時速與“E5系”相同,都是320公里/小時,主要升級之處在于列車配備了抗震性能更高的新裝置,從而提升安全性。印度預計采購24列(每列10節車廂),其中部分將在印度國內生產。日本計劃于2030年度開始商業運營“E10系”,并將其幾乎同步投入印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