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咱常釣的魚里,哪種魚最解饞、也最讓人又愛又恨,我估計黃辣丁得算一個。愛它,是因為那肉質,清蒸、紅燒、熬湯,那叫一個鮮!恨它,是因為那三根不長眼的硬刺,新手摘鉤,十個有九個都得被它“教訓”一頓。 我這人沒別的愛好,就愛琢磨這玩意兒。釣得多了,朋友們開玩笑,說我是“掃黃專業戶”,哈哈。其實哪有啥專業不專業的,無非就是踩的坑多了,慢慢摸出點門道而已。 這魚,不吃你那套復雜的理論,它就認死理。你把它的那點小心思整明白了,它就老老實實地跟你回家。今天,我就把手竿和海竿這兩套玩法,掰開揉碎了跟你說說。 一、 手竿玩的是“精細活兒” 手竿釣黃辣丁,跟它斗的是“智”,不是“力”。你得像個獵人,悄悄地把餌送到它嘴邊。 鉤子,千萬別選錯! 新手最煩的是啥?就是鉤子被黃辣丁吞到嗓子眼,用鉗子都掏不出來,最后只能剪子線。這就是鉤子選錯了。你別管啥牌子,就記住一點:必須用長柄的鉤子。老式的鉤號,我用著最順手的就是11、12號。 為啥非得是長柄?道理簡單。一,你好穿蚯蚓。二,它吞進去,你也好捏著長長的鉤柄把它摘出來。這能省你多少事,避免多少次“血光之災”。 釣位,就是它的“老窩” 這魚,是個“死宅”,就喜歡待在亂七八糟的地方。你把水底想成一個小區,那些光溜溜的平地,它瞧不上眼。它就愛住那些有樹根、有石頭縫、有陡坎的“別墅區”。 尤其是亂石堆,那簡直就是它的“龍潭虎穴”。你要是找到了這種地方,那恭喜你,你找到魚窩了。 【我的獨門小竅門】 在亂石堆里釣,掛底能把人搞瘋。我的辦法是:只用單鉤,然后把鉛皮座往上挪,調成“懸墜”。說白了,就是讓鉛墜懸在石頭上面,只有鉤子帶著蚯蚓,晃晃悠悠地往下落。魚一咬,漂上就是個死口。看到頓口,立馬就得抽,別給它反應時間。只要稍微一猶豫,它一頭鉆進石頭縫里,那你這鉤子就算“報銷”了。 餌料?別想多了,就是蚯蚓! 甭聽漁具店老板跟你吹什么“黃辣丁特效餌”。我試過不下幾十種,效果都一般。釣這玩意兒,蚯蚓就是神,唯一的真神。 一條活的蚯蚓在水里扭來扭去,對黃辣丁來說,那就是無法拒絕的“脫衣舞”。它只要看見了,肯定得來一口。 穿蚯蚓也有個講究:別從中間攔腰穿,也別從頭穿。最好的辦法,是從蚯蚓尾巴往上大概三分之一的地方穿進去,把鉤子整個藏在蚯蚓身體里。這樣,蚯蚓的頭和尾巴都能在水里大幅度地擺動,那誘惑力,直接拉滿。 啥時候最好釣? 下完暴雨,水剛開始變渾的時候。這時候岸上的各種小蟲、蚯蚓都被沖到水里,是黃辣丁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它們會成群結隊地出來搶吃的,警惕性最低。 ![]() 二、 海竿玩的是“懶人法” 手竿釣著爽,但夠不著遠啊。大白天,黃辣丁都躲在河中間的深水里,你手竿再長也白搭。這時候,就得上海竿了。海竿釣法,更像是個“守株待兔”的懶人辦法,但里面的門道一點也不少。 竿子輪子,差不多就行 不用太講究,兩米一左右的短竿最靈活,在樹底下也好甩開。輪子能纏個百八十米線就足夠了。 線組,這才是核心 我琢磨出了一套“懶人自動刺魚”的線組,今天也一并告訴你。 主線上,你先穿一顆太空豆,再穿一顆通心鉛墜(30克左右就行),最后再綁八字環。 關鍵就在那顆太空豆上。綁好之后,把太空豆往上拉,讓它和鉛墜之間,留出兩三厘米的空隙。 這套“機關”有啥用?黃辣丁咬鉤,轉身就跑。這時候,線從通心鉛墜里滑過去,它感覺不到啥阻力,就放心大膽地跑。可線一拉直,八字環就頂到了鉛墜,鉛墜再“duang”地一下撞到最前面的太空豆上。這一下,就等于一個“急剎車”,鉛墜的重量和魚往前沖的慣性,會幫你把鉤子狠狠地扎進魚嘴里。 所以,你經常會看到,竿子上的鈴鐺不是“叮叮”地響,而是“叮鈴鈴鈴鈴……”地一陣狂響。那不是魚在試探,而是它已經被鉤住了,在那兒拼命掙扎呢。你聽到這動靜,就可以慢悠悠地過去收魚了,穩得很。 拋投的時候記住幾點:先把鈴鐺摘了,免得纏線。線擋打開,手指頭壓住線,竿尖和鉛墜之間留個三四十公分的距離,這樣好發力。拋出去以后,竿子架好,線收緊,再把鈴鐺掛上,就可以躺著等魚了。 再多說一句: 黃辣丁這玩意兒,在一個地方釣過一次,下次最好就換個點。它不像鯽魚,這邊釣完那邊又來了。它比較“認死理”,你把這塊地方的“常住戶口”給清得差不多了,起碼得等個十天半個月,等外地的“魚口”補充進來,才會有好收獲。 行了,干貨都在這了。剩下的,就得你們自個兒去水邊試了。祝你們竿竿都中黃辣G丁,回家有魚湯喝!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釣魚本該是釣無定律,文章只為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釣魚知識的釣魚新手,希望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多多漁獲,愛上釣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