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貝勒大學醫學中心Milton Packer針對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提出了新穎的脂肪因子假說。 這一假說認為,內臟脂肪組織的擴增和功能失調變化所致一系列信號分子(脂肪因子)分泌改變,進而導致全身炎癥水平增加、血容量擴張、心肌肥大及纖維化,HFpEF似乎主要由此引起。 ![]() Packer在今年的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就此進行了報告,并在JACC心力衰竭子刊發表了相應的文章。 Packer表示,到目前為止尚無統一假設解釋HFpEF,這也導致了對HFpEF嚴重誤解并使得診斷與治療方面一頭霧水。這一大膽假設的新框架有助于明確大多數人HFpEF發生的真正原因,也應該會對有效治療的指導產生重要影響。 文章指出,全身性炎癥是區分HFpEF與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關鍵特征,此外HFpEF與HFrEF兩類患者的蛋白質組學也有明顯不同,后者以心肌收縮相關的細胞通路上調為特征,而前者以促炎信號升高為主要特征,并且與炎癥相關生物標志物對HFpEF預后評估具有一定價值。 而對于大多數HFpEF患者來說,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炎癥的誘因就是內臟脂肪。如以體質量指數(BMI)≥30 kg/m2定義肥胖,則有60%~70%的HFpEF患者伴有肥胖;如以影像學或腰高比大于0.5來評估,則有90%的HFpEF內臟脂肪超標。 而內臟脂肪的存在預示HFpEF的發展,中心性肥胖的嚴重程度與內臟脂肪組織的擴增,與HFpEF的血液動力學和臨床嚴重程度以及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的長期風險密切相關。 Packer認為“肥胖”不應該用來識別體內脂肪組織過多的人,因為肥胖是由BMI來定義的,但BMI受骨骼和肌肉的影響很大,而相比之下腰高比更為可靠。 正常情況下,腰高比應小于0.5,即腰圍小于身高的一半。而幾乎所有的HFpEF患者腰高比均大于0.5,通常大于0.6。腰高比的異常在臨床很重要,即使在BMI不符合肥胖的標準這種情況下。 “對于腰高比升高的患者,臨床醫生應該非常警惕,并應詢問以便了解患者是否存在HFpEF的潛在癥狀。”Packer指出,“許多患者走路時呼吸急促,被歸咎于肥胖,事實上,這些癥狀與HFpEF有關,可以有效治療”。 脂肪因子假說指出了使用藥物縮小脂肪組織并恢復其正常生物學的重要性。 目前有許多藥物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HFpEF,但這些藥并未能廣泛處方。藥物減重可降低HFpEF患者的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以及產生與內臟脂肪減少相關的臨床獲益。 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就可以對脂肪因子的釋放發揮有利作用。 同期述評中,JACC主編Harlan M. Krumholz表示,這一假設“大膽、激烈、刺激”,重塑了如何理解與治療HFpEF,盡管缺乏如支持HFrEF的神經激素調節的確定性證據,但提出了新的問題,這不僅為科學探索提供了連續性架構,也提出了嚴峻挑戰。 來源: [1] Milton Packer. What Causes Inflammation in Heart Failure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Potential Role of Eicosanoid Adipokines. JACC: Heart Failure. 31 August 2025. [2] Milton Packer. Adipoexosomal microRNAs as Adipose Tissue- Derived Messengers in Heart Failure and a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JACC: Heart Failure. 31 August 20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