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POTCAST研究表明,植入ICD的室性心律失常高風險心血管病患者,適當提高血鉀有助于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住院和全因死亡風險。 在丹麥進行的這項多中心、開放標簽、事件驅動、隨機優效性試驗中,研究者納入了室性心律失常高風險(定義為植入ICD)患者1200例,基線血鉀水平為4.3 mmol/L或更低。 研究者按1:1的比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給予將血鉀水平提升至正常高值范圍(4.5~5.0 mmol/L)的治療,包括口服補鉀、使用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或兩者聯合,同時給予以飲食指導及常規治療;一組為對照組,僅給予常規治療。 中位隨訪39.6個月發現,將血鉀提升至正常高值范圍組的患者,有136例(22.7%,7.3/100人年)發生了主要終點事件,而對照組中有175例(29.2%,9.6/100人年),前者較后者降低了24%的主要終點事件風險。 ![]() 圖1 兩組主要終點事件累積發生率 這里的主要終點包括確診的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或恰當的ICD治療、因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導致的計劃外住院(>24小時),或全因死亡(采用首次事件發生時間進行分析評估)。 而兩組因高鉀血癥或低鉀血癥住院的發生率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來源:J?ns C, Zheng C, Winsl?w UCG, Danielsen EM, Sakthivel T, Frandsen EA, Saffi H, Vakilzadeh-Hashemi SS, Haugan KJ, Bruun NE, Iversen KK, Bosselmann HS, Risum N, Bundgaard H; POTCAST Study Group. Increasing the Potassium Level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N Engl J Med. 2025 Aug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