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憶 三村數過百家親,一一皆呈阮氏貧。 院里草荒深有路,庭中槐密靜無人。 柴門鎖鑰多為假,泥壁蛛塵始是真。 囤內空空無粒米,何來五德可司晨? 【資料】這首詩作于2025年8月30日。 詩的意思是:三座村莊數過去足有百家族親,一一的都在呈現出阮氏的清貧。院里的荒草深中有路,庭中槐樹繁密里靜寂無人。柴門的鎖鑰大多為假,泥壁上的蛛塵那才是真。囤內空空沒有一粒米,哪里來的什么五德可以司晨? 首聯中的“阮氏貧”,即“阮家貧”,見唐代詩人戴叔倫的《旅次寄湖南張郎中》詩:“閉門茅底偶為鄰,北阮那憐南阮貧。卻是梅花無世態,隔墻分送一枝春。”又見李升華七律詩《憂饑》:“少小年年熬赤春,光陰等似濁煙塵。鶯歌燕舞均為假,兔死狐悲始是真。有米唯存朱屋裕,無門未見阮家貧。憂饑幾十秋冬后,頭白才成不餒人。” 尾聯中的“五德”,原比喻物的五種特征。古謂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見《韓詩外傳》卷二:“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有此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用典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池鶴八絕句·雞贈鶴》:“一聲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不會悠悠時俗士,重君輕我意如何。” 這一聯中的“司晨”,指報曉。見唐代詩人徐夤的《龍蟄二首》其二:“休說雄才間代生,到頭難與運相爭。時通有詔徵枚乘,世亂無人薦禰衡。逐日莫矜駑馬步,司晨誰要牝雞鳴。中林且作煙霞侶,塵滿關河未可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