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獨立 動作要領:兩眼微閉,抬起任意一只腳,意念集中,引氣血到足底。 練習時間:每天不少于1分鐘。 功效:對高血壓、糖尿病、頸腰椎病、小腦萎縮、痛風足寒癥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隨著站立時間的延長,原來頭重腳輕的感覺沒有了,睡眠質量也大有提高,頭腦清楚了很多,記憶力也明顯增強了 推腹法 動作要領: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頭皆可,由心窩向下推到小腹。 練習時間:3-5分鐘。早上起床時要推一次,晚上臨睡前推一次。 功效:預防慢性病。 敲帶脈法 動作要領:手握成空拳敲打腰的兩側,章門穴、京門穴順便敲一下。 練習時間:每天300-500次。 功效:減肥。帶脈是奇經八脈之一,有“總束諸脈”的作用。人體其他的經脈都是上下縱向而行,惟有“帶脈”橫向環繞一圈,好像把縱向的經脈用一根繩子系住一樣,所以哪條經脈在腰腹處出現問題,如郁結氣滯,瘀血堵塞,都可通過針灸帶脈的方法來進行調節和疏通,而且帶脈上的三個穴位“帶脈”(與經同名也叫“帶脈”)、五樞、維道,又全都壓在膽經上,所以敲擊此處有同于敲打膽經之妙。 墜足法 動作要領:全身放松,手自然下垂,手掌完全“肌無力”狀態,感覺腳上綁了一個沙袋,意念集中在前腳掌,注意意念使力,不可肌肉使力,像鉛球墜地,而非鐵錘砸地。 練習時間:3-5分鐘。 功效:引氣血到足底,打通足底腎經,增強肺腑功能,利尿消腫,降氣祛寒。 補腎法 動作要領: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寬,雙臂上舉伸直,在腦后交叉,此時小腹略向前傾,雙手盡量向上伸直后壓,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然后力量從腰椎發出,令兩臂以最大弧度從腦后向身體兩側壓下來,同時下蹲,兩手最后在兩膝間交叉。結束時意念集中在前腳掌5秒鐘,腳后跟不可離地(在兩臂向兩側下壓時,胳膊不使一點力量,完全是腰在用力)。再站起時,前腳掌先用力,作為起動能量;緊接著將所有力量、意念再次集中在腰椎,兩腿不要用一點力量,逐漸站起。兩手一直交叉,從胸前直上頭頂到腦后(站立過程中身體頭腳在后,小腹向前,身體呈弓形)。呼吸方法:身體下蹲的整個過程呼氣,身體向上站起的整個過程吸氣。在呼吸轉接時略屏息兩秒鐘(最好用腹式呼吸法)。練后很多人會覺腰酸,需要用兩手攥空拳,輕輕捶打后腰。注意用力在腰椎,如出現腹痛,腰酸等不適癥狀,可按摩復溜、太溪穴,很快可解決。如果再配合金雞獨立一起練,那就更妙了。 練習時間:每天10-20次。 功效:補腎。 跪膝法 動作要領:在一個不太軟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著行走,注意用腰帶動。 練習時間:5-15分鐘。 功效:引血下行氣血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膝蓋,膝蓋由于新鮮血液的供養,而使寒氣可散,積液可消,腫痛可化。治療關節炎。如果在跪著走的時候,同時敲打一下左側心包經,那么效果就會更佳。有高血壓的朋友,再點揉一下肺經的尺澤穴,您會立刻感到頭腦清明。 銅頭撞樹法 動作要領:兩腳分開同肩寬自然站立,或兩腳一前一后成人字。想像面前有一棵兩個人都抱不過來的大樹。把頭想像成大銅球,腳用力、腰用力。撞樹的時候最好播放著有節奏的音樂,這樣撞起樹來更加輕松有力。樹被你撞得搖搖晃晃,而你卻越撞越來勁,頭上已微微出汗。這時你會覺得蘊藏的內力噴薄而出、源源不絕,渾身的虛弱疲憊感一掃而光。撞完前面,撞左面,撞右面,撞后面,撞上面并把屋頂撞穿。整個撞擊過程3分鐘左右。這種效果卓越的健身法卻不適合兩類人鍛煉:高血壓、心臟病和有出血疾患的人(痔疾除外);還有就是脾氣急躁易怒的人,這會增加他的厲氣和狂暴。 練習時間:這種方法適合白天鍛煉,可益氣助陽,而不要在黃昏和臨睡前鍛煉。1-3分鐘。 功效:你會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勇氣和自信心會在瞬間被激發出來。這會令你大吃一驚。 撞丹田 動作要領:兩腿略分開,站在“樹”前,肚子離樹干15公分,然后用肚臍去撞樹就可以了。開始撞時,力量一定要輕,幅度要小,最好穿運動衣褲(以防皮帶或紐扣硌到皮肉),撞的時候全身放松,不要憋氣,不要繃緊肌肉。練此功要順其自然,不可急功近利,與“推腹法”同練,效果更佳。有些朋友肚子上的贅肉較多,用推腹法根本沒啥感覺,一撞丹田便發現敏感點了。這時再用推腹法,則事半功倍。“撞丹田”會使您的內力增長得很快,一段時間后,您就可以從“靠”自然轉成較為有力的“撞”了。這時,您會發現原來腹部松弛的贅肉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肌肉,這種肌肉沒有突顯的棱角,與健美運動員的完全不同,但遠比后者的更為結實。要注意,撞丹田的禁忌人群有三:孕婦及腹部有過較大手術的人;有急腹癥及腹部有腫物或有出血病灶點的人;撞腹后感覺不適以及對此功法心有疑懼的人。 練習時間:每天不少于1分鐘。 功效:這個功法,可以說適合每個想要身體強壯的人“撞丹田”的好處太多,我把它當做最方便的養生法,我經常在心煩時撞、疲勞時撞、生氣時撞、憂慮時撞,總之,感覺它是個力量的源泉,取之不盡。肚子放松,自然呼吸。 壁虎爬行法 動作要領: 我們都看過壁虎或諸如蜥蜴、鱷魚的爬行吧,咱們這個動作就完全依照它們來進行,爬行得越像越好。但是咱們在地板上練時不用真的往前爬,如果真的向前移動了,那就必然是四肢在用力,而這個鍛煉法四肢是不用力的。所有動作的完成雖然主要是靠胸腹和腰的力量,但我們卻不可把意念集中在那里,而應集中在“爬”上——此時你就是一只壁虎,自然放松得像壁虎那樣去擺動肢體就可以了。 爬時大腿內側和上肢內側以及胸腹部都會直接接觸地板,所以要注意為防止地板過涼、皮膚擦傷等問題,應先有些簡單的防護措施。 練習時間:每天不少于1分鐘。 功效:鍛煉五臟、消火氣、更年期綜合癥。打通任脈,對增強五臟功能效果卓著,尤其對肝臟有很好的養護作用,對腸胃疾病、便秘、婦科病痛經、不孕等諸癥都有很好的療效,減肥消脂的作用也非常明顯。任脈乃陰經之海,總調陰經各脈,對于更年期婦女尤為重要。 叩首法 動作要領:叩首,顧名思義就是磕頭。咱們練的叩首不是頭碰地,而是頭叩手背,就像是我們趴在桌上打盹時將額頭壓在手背上的感覺。也就是說,怕我們的額頭直接磕在地板上會疼痛受傷,就用手墊著。這樣額頭撞在手背上,既不會因接觸面太軟而無效,也不會覺太硬而受傷。然后按拜佛叩頭的樣子,以額頭部分(鼻根至前發際線)撞擊手背,幅度和力度因人而異,本著由輕而重的原則。抬頭再叩時要有一個頭后仰的動作(高血壓患者暫不可練此功)。 練習時間:每天不少于1分鐘。每15次為一小節。接著從鼻根到下巴輕輕“撞揉”手背,每反復10次為一小節,“撞揉”時面部始終與手背相貼進行(“撞揉”時頻率要快,如震顫一般),兩節為一組。 功效:有益頸椎、腰椎、改善腦供血不足、美容。可使任督二脈在頭部順接,為打通小周天的第一步。 揉地筋法 動作要領: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在大拇指這側中間部分會發現一條硬筋從腳底浮現出來,這就是“地筋”。 功效:這根筋循行在肝經上,肝氣不足、血不下行的人,揉這地方的時候會感覺這根筋軟弱無力,這類人需要把這根筋揉出來才好;還有人這根筋很粗大,揉起來毫無感覺,這類人通常年輕時脾氣暴躁,肝功能較強,但現已肝氣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踏步搖頭法 動作要領: 放松仰臥于地板,兩手抱于頸,好像要做仰臥起坐,頭略微抬起,現在我們開始做原地踏步的動作。不是讓你腳踏實地,而就是一種想像,你就躺在那里,腳跟貼著地板,兩腳一收一伸踩著虛空,做原地踏步的動作就對了。動作不要大,同時頭隨著腳的伸縮而向左右擺動,收左腳時頭向右擺,收右腳時頭向左擺。意念想著:我站在一個空地上,抱著頭,悠然自得地做著原地踏步。動作和緩從容,用意不用力。 不過要注意的是,練此功時脊椎供血非常旺盛,正是要打通督脈,但是有些人脊椎長期有瘀血阻滯,或側彎,或膨出,或鈣化,這時就會感到脊椎某些部位會產生一些較強烈痛感,也就是好血在沖擊這些病灶。不必擔心,這種痛感很快就會過去。為了使鍛煉更加順暢安全,鍛煉要循序漸進,時間寧少勿多,以不疲勞為準。另外,如在練完此功后取俯臥位,讓人用掌根從頸一直按摩到尾骨,常會發現有格外疼痛的點,需稍加仔細按摩,這樣可加速打通督脈。 練習時間:每天不少于1分鐘 功效:這個動作主要是鍛煉整個脊椎,也就是督脈。督脈是陽經之海,總攝各條陽經,能夠升發人體陽氣。所以這個功法只要練上幾下,就會讓人渾身發熱、氣血旺盛,尤其對于腎臟有很好的強壯作用,且活血通絡作用很強,可治療虛寒癥及腰腿病,對心臟及腦供血不足的人效果明顯,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恭請您關注《禪武山人》公眾號) 震動尾閭法 動作要領:先雙腿盤坐。雙腳微盤能交叉即可,然后用腳掌外緣骨用力站立(站的過程中膝蓋不可觸地)。不需要完全站立起來,只要臀部離地10至30厘米就行。由于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時正好使尾骨撞擊地板,這個動作就完成了。這種撞擊面積較大,安全無痛。為保萬無一失,開始時臀部可墊棉墊,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或面前有人幫忙拽起也可,(有骨結核、骨質疏松及急性腰扭傷者,忌用此法)。 練習時間:每天不少于1分鐘。 功效: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動尾骨,使任脈會陰穴與督脈長強穴得以順接。這是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一步。一站一坐。站時吸氣使整個脊椎督脈氣沖灌頂,落下呼氣時自然氣沉任脈丹田,乃用意而不用力之妙法。這對婦科病、肛腸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還可強壯肝腎功能,且能降壓安神,治療腰膝疼痛只要鍛煉時從容和緩,不急不躁,鍛煉后都會有氣力大增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