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濟南行(上) 一下午近4個半小時車程、跑了800里高速,晚上順利在濟南入住。 坐在車上,感覺如今的高速路,真的是橫連豎縱,四通八達,確實很是方便,真有一種“坐地日行八萬里”的感覺,由衷點贊。 行車過程中,除了坐的屁股生疼之外,一路上看到的景致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感覺真的有些視覺疲勞了。 因為那滿眼看到的,除了無盡的高速路就是無盡的高速路、除了靜默的圍欄就是靜默的圍欄、除了灌木綠植就是灌木綠植。畢竟那高速外的景致啥也看不到,故實在是太單調了。 即便就是通過濟南黃河大橋時,滿心歡喜地想看看那神之已久的黃河,然車兩側的圍欄實在是太高了,啥也看不到,遂只好遺憾而過。 其實,這也許就是北方共有的景致特點之一吧,不像南方有山、有水、有樹的景致富于層次變化。 不過,那高速路標上標注的各地地名,有的很是熟悉,有的分外陌生。于是,就用手機查一查它們的情況介紹,倒也成了緩解疲勞的一大亮點。 不知是進入濟南城區時的哪個高速口,長龍般的車向不同的車道口魚貫而入,我們走的ETC車道,然所有想進入車道口的車,不僅走不動,而且還都得陸續往后倒。 同時,出來個穿制服的工作人員,一邊用手比劃著,一邊不知說些什么。 在我們倒車的過程中,看到他身邊貼著一張紙,上面打印著“魯A魯S專用”字樣。 好奇害死貓。打開手機一搜,魯A魯S牌照代表濟南的車,這車道是專門給人家自家人預留的。 忽想到,濟南是省會,是不是天生自然就有一種優越感,然對自家人自是關懷備至倒也無可厚非,可那其他的山東牌照的車和全國各地不同牌照的車,在沒有得到任何事前提示的情況下,不明就里興沖沖地直接開進去,再別別扭扭地倒出來,給人以這種感覺真的好嗎?且還是在車流晚高峰時段?這實在是人為造成的擁堵,太耽誤事了。 這是否也是一種變相的等級觀念作祟?這是否也是一種固化的思維模式使然?優親厚友,優親厚友,人家是真正做到了“優親”但不“厚友”。 又想想所看到的、聽到的“好客山東歡迎您”的廣告語,倒也令人可發一笑。正如那首歌所唱的,“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你愛的貪婪,我愛的懦弱”。畢竟,俺這可是第一次慕名而來的呀…… 然換位思考,也許是他們臨時有啥特殊情況或難言之隱吧,故還是理解萬歲吧…… 到了酒店,能夠停車的位置實在是少得可憐,這也許就是平日里所說的各大城市那真是怎一個寸土寸金的具體體現吧。 前面的一輛車被工作人員指揮著緊貼著墻邊兒停下來,看得我兩眼發直,遂站在旁邊感嘆:這技術——高,實在是高! 就在我還納悶這司機所在位置都已經緊貼在墻上了咋下車的時候,從副駕駛位置出來一位小美女,原來她就是司機,她是從司機位置爬到副駕駛位置才出來的。 同時,這小美女笑著、工作人員笑著,看得我也笑了…… 我一邊贊嘆小美女這車技,一邊伸出大拇指為其點贊。于是,我們仨又都笑了…… ——2025年8月15日08:16,閏六月二十二。忽有所感,隨筆記之。 現如今,不得不真心地佩服這所謂的大數據了。這不,人剛到濟南入住下來,這手機馬上就迎來了一個接一個推送過來的、關于濟南旅游的短視頻。 有的介紹出游該怎么怎么規劃路線的,有的說明出游該怎么怎么完美避“坑”的;有的介紹濟南經濟人文社會發展的,有的吐槽濟南工資交通城建的,反正就是主打一個“我”既然知道“你”來了,那“我”就得把相關情況告訴“你”,至于“你”愛聽不愛聽、領情不領情、管用不管用,那就不關“我”大數據的事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這大數據也是如此。給你介紹濟南相關情況自然是好事,可以讓你盡快了解濟南,但這大數據又像是長了眼睛似的時時刻刻地緊緊盯著你,那種如影隨形、如芒在背的感覺,又讓人感到十分的不爽。出游如此,其他亦然。 短視頻的評論區,也是說啥的都有。有說濟南這么好、那么好的,也有說濟南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有的IP地址顯示的是外地網友,也有IP地址顯示的是山東網友。 這都無可厚非,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許是以點帶面,也許是以偏概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但有一個山東的網友留言,卻讓人感覺有失孔孟之鄉的待客之道與文化傳承了。大體意思是說,外地人覺得濟南不好的,可以別來,也沒有人請你來;山東人覺得濟南不好的,可以滾出山東。 俗話說,誰不說俺家鄉好,這太正常不過了,就如同前些年網上流行的一個段子,說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那個每天被你自己罵千百遍,卻絕不允許別人罵一遍的地方?!? 但這個山東網友說的話,卻怎么咂摸怎么不是滋味兒,即格局還是明顯地小了,真是把人噎的一愣一愣的,這與“好客山東歡迎您”的宣傳語實在是南轅北轍,相去甚遠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既如此,不說也罷。 然民以食為天。晚上,出去吃飯時,特意提前在網上找了家距離酒店不遠且飯菜質量評價不錯的店,遂幾人步行前往。 說實話,感覺這濟南城區的路,就好像是山路似的,有的地方是上坡的感覺,有的地方是下坡的感覺;有的地方感覺上下坡明顯,有的地方則感覺不那么明顯。 同時,這路兩側好像建筑圍擋和腳手架特別多,感覺都是在施工。 那人行道上,步行的人與騎電動車的人混雜在一起,且那些騎電動車的人,很多都是不管不顧地騎的很快,既亂也不安全。 那人行道外側,電動車、載客的電動三輪車和各種機動車,有時也是混雜在一起,你讓我、我讓你,或是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地感覺很亂…… ——2025年8月16日06:30,閏六月二十三。忽有所感,隨筆記之。 轉天早晨,吃早點時,那負責酒店停車的大哥打來電話,說侄子的車被別人倒車時剮蹭了,需要過去處理一下。 得!昨晚剛開始入住時,就覺得這酒店停車忒費勁,現在看來就不僅僅是忒費勁的問題了,且還不省心哪。因為侄子那車,昨晚可是按工作人員要求和指揮,緊挨著墻壁停的好好的呢。 出來一看,侄子的車被剮蹭的還是挺嚴重的,而把侄子車剮蹭了的是個開寶馬、掛著本地車牌的中年婦女。 侄子看看車被剮蹭的位置和程度,說要是一般的剮蹭,你直接開走就完事了;現在這刮蹭挺嚴重的,還是走保險吧,都省心。 可那中年婦女一邊強調說,保險公司業務員不接她電話,一邊用手在車被刮蹭的位置上來回地劃拉著說,這兒不用噴漆,擦擦就行了;那兒也不嚴重,花不了多少錢,好像這讓她走保險倒是訛了她似的。 接下來,我見她不是強調說保險業務員不接她電話,就是翻來覆去地說侄子的車被剮蹭的不嚴重。同時,還找人詢問那剮蹭后修車所需的錢數。 由是,我便有些不耐煩地說,這車誰開也好,剮剮蹭蹭地在所難免,剛才不都說了嘛,要是剮的不重,早就讓您開走了。現在咱們走保險都省心,您越是說剮的不重,我們聽著就越堵心,出來是開心玩兒的,誰也不愿意這樣。 最后,那中年婦女還是走的保險,且其一邊說因新買的別墅,著急和施工隊商量裝修的事才發生剮蹭的;一邊和我們說自己開了23年車了,今天著急了、剮蹭了,對不起啊,我們則笑著回復說沒關系…… 唉……那位中年婦女說了半天,都是找了一堆客觀理由,主觀上是自己的一點兒問題也沒找,也是真的沒辦法了…… 早點后,第一站去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大明湖。 好家伙!這人實在是太多了,啥叫摩肩接踵,啥叫連袂成帷,那真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呼朋引伴、語聲喧嘩,怎一個人多了得。 清波瀲滟的湖水看了、碧綠搖曳的荷葉也看了,說實話,這天氣實在是真的太悶熱潮濕了,人也實在是真的太多太多了,以至于也就沒多少心思,慢慢地欣賞這慕名已久的景色了,反而是心底更多地涌現出一種人多且亂的無奈和因天氣濕熱而引起的莫名煩擾…… 后坐游船轉了一小圈兒,可那小美女導游的介紹也沒聽進去幾句,最明顯的感覺好像是回到了多年前那七里海濕地公園未拆除時,自己帶著各路媒體記者,坐游船采訪時的情景…… 唉……眨眼間,那七里海濕地公園已拆除不知多少年了,否則,現在應該早就越來越紅火了吧…… 畢竟,它那時就已是初具規模,且名聲也是一天比一天響了、亮了、遠了呢…… ——2025年8月17日20:40,閏六月二十四。忽有所感,隨筆記之。 其實,買票后進入碼頭等待游船的過程中,一是因人多且亂,二是因天氣實在是太過悶熱潮濕所致,很多人的情緒都很有些壓抑與焦躁,也都隱隱地有了怨言。 這個抱怨說,旁邊兒就停著兩三艘游船咋不用起來,就讓這么多人死熱荒天地干等著;那個抱怨說,那游船多長時間來一趟,也沒告訴個具體的時間點兒;還有的抱怨說,這一趟船到底拉多少個游客才能走,也沒有個準數…… 反正就是各種隱隱的抱怨與躁動,我當然也不能免俗和例外,即感覺他們說的都有道理,自己也就是這么想的。然卻也是無可奈何,故除了等待,亦別無他法…… 后終于上船、下船、上岸,卻發現岸側邊豎著一塊游覽示意圖,粗略看看好像是有四五種坐船游覽路線。 而我們卻和更多的人一樣,都是忙著去買票了,卻忽略了這一游覽前的基本細節,即買票前,咋也得看看游覽路線介紹呀,這實在是大不應該呀。 看來這從眾心理,還真不是輕易就可以改掉的…… 轉來轉去的感覺,是所有的景致都大差不差,那原來在網上所做攻略查的點位,有的是真沒看見,有的是走的路線不對,遂簡單拍兩張照片以示紀念得了。 再抬頭看看天,那太陽影影綽綽地掛在天上,灑下來的熱浪可是玩真的,沒有一丁點兒吝嗇的意思;看看周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都也是汗流浹背、呲牙咧嘴地走著、說著、召喚著彼此地干轉;再看看自己的胳膊,曬得都有點兒冒油了,好像胳膊上都起了一層薄薄的汗漬…… 遂幾人一商量,干脆打車回酒店吧,先洗個熱水澡,再找地方吃飯,下午看看天兒如何,再做決定干啥去。即天兒好的話,就接著出去轉轉;天兒不好的話,就還在酒店待著也無所謂,反正是自駕且又沒跟團走,主打一個我的時間我做主…… 下午,陰天,略有涼意,總之是比上午強的太多了,遂出發去曲水亭街。 據介紹,曲水亭和曲水亭街曾是文人薈萃之處,文人們在此下棋、聊天、品茶。 然到了目的地,轉來轉去也沒看到網上介紹的鄭板橋撰寫的對聯,“三椽茅屋,兩道小橋;幾株垂柳,一灣流水”??吹降母嗟氖怯械奈葑釉诜?,那施工的工人出來進去的忙得很;有的屋子是門面很小,但里面好像挺寬敞,在經營著各種生意;有的屋子是專門出租漢服和拍照的,因為來來往往中總能看見一些年輕女子結伴穿著漢服步行或是在拍照。 但看到那屋子一塊塊斑駁的青磚和很有古意的凋敝的窗欞及腳下狹窄曲折的青石板路,還是很有古時的人文氣息的,極富文化韻味。 從巷子轉出來,就可以看到小溪彎彎、垂柳依依了,但流水潺潺感覺不到,因為那溪水感覺不到是活水。 路兩側及附近四周都是賣各種小工藝品和特色小吃的,琳瑯滿目,引得很多游客駐足觀看或購買。 簡單游覽下來,總體感覺就是這古風古意的歷史文化傳承地,商業味兒濃了些,文化味兒淡了許多…… 當然,所說、所感的所有這一切,都是自己的主觀感受而已,純屬一家之言,與人家當地的管理與風景毫無關系…… ——2025年8月18日09:42,閏六月二十五。忽有所感,隨筆記之。 ![]() ![]() 作者簡介 張立民,網名風前橫笛斜吹雨,天津人,做過教師、記者,喜歡古詩詞,現供職于機關單位。撰寫大量新聞報道和通訊稿件,刊發于《天津日報》《今晚報》《每日新報》等媒體。 ![]() |
|
來自: 花非花zxs1213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