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數學教育的意義不只是將知識傳授給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可以真正自主地去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并鼓勵他們獨立思考,逐步養成愛思考的習慣。 ![]() 對于相加的結果最大與最小問題,學生是很容易得到的。對于相加得數是12的問題探究,學生由剛開始的“能”逐步變成后來的“不能”,可以看出他們是有一個思考和探究的過程的。而下面的一起思考才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 為什么得數不能是12呢?(困惑的樣子) ——因為這兩種框框出兩個數的和不是大于12就是小于12,是不會等于12的。 是的,真的不等于12!咦,我發現這兩種框框出的兩個數是一個單數一個雙數!唉,一單一雙相加的得數是單還是雙呢?(說出一個驚奇的發現,同時也會引起他們來共同探索。) ——1+2=3,單數;1+4=5,單數;2+3=5,單數;5+6=11,單數;4+7=11,單數;6+9=15,單數;8+9=17,單數;我發現單數加雙數的得數是單數。(這時要讓他們有成就感,產生繼續往下思考的動力。) 我試試單數加單數,1+3=4,雙數;3+5=8,雙數。(引出一個新的加法類型,目的是引出兩數加法的類型,激起向下探索的興趣。) ——7+3=10,雙數;9+3=12,雙數;7+5=12,雙數;……。我發現單數加單數的得數是雙數。 ——我還知道2+4=6,雙數;4+6=10,雙數;8+4=12,雙數;……。我發現雙數加雙數的得數還是雙數。(很有成就感,因為他們發現了新的結論。) 原來,從表格中只能框出單數加雙數,所以得數只能是單數,不會出現得數是12的結果。如果我想在這個表格中,既能框出得數是單數,又能框出得數是雙數,那么你會改動哪一個數?(他們會爭先恐后的把其中的一個單數變成雙數的!) 如果我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故作的思考和判斷,并與孩子互相討論,甚至針鋒相對、面紅耳赤,這樣他們思考問題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對數學問題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因為獨立思考是一個人終身受用的能力,而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則是家長必須要認真思考一個課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