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育孩子的路上,鼻炎可以說是擋在成長路上的一塊大絆腳石。 很多父母也能意識到鼻炎對孩子的影響多么嚴重,也很著急想把孩子的鼻炎調好,但卻不知如何下手。 今天想分享的這個案例,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迪:一個被鼻炎困擾許久的孩子,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里,鼻甲腫大和張嘴都有了明顯改善。整個身體也都有了向好發展。而更重要的,為后續的調理打下了堅實基礎。 01 據媽媽說,在調理前,孩子每天清晨,清鼻涕準時報到;鼻甲腫得把鼻孔堵了大半;上牙床也悄悄往外凸 —— 長期用嘴呼吸,已經開始影響面容發育。 經過辨證,我們認為孩子屬于氣虛痰濕體質,也就是脾失健運,痰濕內生,肺氣不宣,鼻竅被痰濕堵住,所以才會鼻甲腫大、總流清鼻涕,鼻子不通氣。 相關閱讀: ![]() 針對孩子的體質,我們給出了一套組合調理方案: 用小兒推拿、艾灸、足反射按摩、泡腳來補脾肺之氣,全方位增加身體運化水濕的能力,化掉痰濕。并用經筋的手法松解面部相關肌肉。 不光有調理的方案,還有對孩子飲食、睡眠、運動等生活方方面面的指導。 可以說,沒有復雜的理論,全是能落地的方法。 02 1個月后,改變悄然發生: 10 天后鼻甲肉眼可見地縮小,夜里偶爾能聽到鼻子 “呼哧呼哧” 的呼吸聲,張口的幅度也小了; 體力提升,以前跑 5 分鐘就喊累,現在每天 4 小時戶外活動還追著小朋友跑 孩子身高長了 3 厘米,體重增了 1 公斤。
![]() ![]() 03 首先說,一對一打卡為什么效果非常明顯。 很多家長參與后會發現,打卡期的調理有兩個 “不一樣”: 一是強度更大。以前自己調理,力度通常比較弱,今天推個穴方,明天灸個肚臍,后天推個脾經。有點什么事,就劃水了;癥狀一緩解,就懈怠了;但在一對一打卡時,會把所有學過的技術都用上,就像打組合拳一樣,全方位、針對性地對身體施加影響。 二是把中醫育兒嚴格落實到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力度和廣度都遠超之前自己的認知,甚至能掃描出以前沒在意的細節,如這個案例中的日常精米精面多,這種飲食很容易加重孩子的痰濕,如果這一點沒改變,孩子每天還會生出新的痰濕,調理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這兩點配合起來,既保證方法用得足、用得對,又掃清了隱形障礙,孩子的身體才能在1個月里有突飛猛進的改善。 04 針對性也是很關鍵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案例中這個氣虛痰濕的孩子,可能今天因為多吃了兩口肉就積食生熱,明天因為喝了冷飲又陰虛火旺,后天或許因為被批評鬧情緒,肝氣郁結反過來加重鼻竅堵塞 —— 這些細微變化,都需要在調理中隨時辨證調整方向。 就連運動這件事,也要跟著孩子的氣血能量走。很多氣虛的孩子一開始走幾步就喊累,只能從慢走、拍球這類輕運動開始;隨著體能提升,慢慢能承接更多的活動量,就可以逐步增加運動量,這種 “量體裁衣” 、循序漸進的細致,正是個性化指導的優勢。 05 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收獲。 就如媽媽在總結里說的:“通過打卡明白了底層邏輯,掌握了正確的方向。” 這句話道破了核心 —— 一對一打卡的價值,并不是一些家長認為的 “照葫蘆畫瓢”,而是在過程中真正掌握了調理的核心。 看十篇文章,不如親手調一個孩子。打卡的過程,其實是讓家長在實踐中把書本上的“中醫道理” 內化成 “身體記憶”。 實踐最能加速認知的提升。從前在文章里、社群中、書本上習得的中醫原理與疾病認知,在日復一日的打卡里,通過觀察孩子舌苔變化、記錄飲食作息、判斷身體反應的親身體驗,逐漸內化成刻在心里的感知。這正是中醫 “知行合一” 的精髓 —— 不少家長走完打卡流程,都像換了個人似的通透,也只有這樣,才能把調理變成融入生活的習慣。畢竟,像鼻炎這樣的虛證調理本就是場持久戰。 06 鼻炎調理的本質是補虛,而補虛實際上是一場和孩子生長發育的賽跑。補虛本來就慢,而孩子的身體正在快速地生長發育中,需要的氣血能量會越來越多。 所以只有在調理上加大力度、在生活中嚴格落實中醫理念,才能更多地提升孩子的氣血能量,最終滿足孩子全方位生長所需的能量,讓孩子各個方面成長得更好。 07 這位媽媽說:“打卡結束了,但中醫生活化不會結束。” 鼻炎一對一調理的終點,不是 “癥狀消失”,而是讓家長掌握提升孩子體質的金鑰匙,讓她們在今后的長年累月中,更好地幫孩子提升體質。 如果你也在為孩子的鼻炎焦慮,不妨從讀懂體質、找對方法開始 —— 或許,一場認真的打卡,就能讓你和孩子一起,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之前我們寫過調理鼻炎的一些方法如何用夏天旺盛的陽氣,把過敏性鼻炎斬草除根?(小兒|過敏性鼻炎 ,但真正想要調理好鼻炎,通常都不是幾個穴位就能搞定的,想要了解具體了解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咨詢顧問老師: 給孩子的中醫啟蒙,就從這套有趣的《牛小牛!學中醫!》開始吧!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了解詳情 近期導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