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山水畫愛好者常常疑惑:為什么同樣的筆墨技巧,在不同紙上效果差異巨大?答案就在宣紙之中。作為中國書畫的載體,宣紙的選擇直接影響作品效果。 宣紙起源于唐代安徽涇縣,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因其潤墨性好、耐久耐老化、不易變色的特性,被譽為'紙中之王'、'千年壽紙'。 (▲宣紙非遺文化雙語短片 / 來源:中國日報網) 傳統宣紙以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經過浸泡、晾曬、蒸煮等上百道工序,歷時近一年才能制成。繁復的工藝去除了原料中的有機物,使宣紙能夠千年不腐,成為中國書畫的最佳載體。 (圖源:網絡) ▼生宣:吸水性強,墨色遇紙會自然暈染擴散,形成豐富的墨韻變化。最適合寫意山水,能表現筆觸的酣暢淋漓。 
(圖源:網絡) ▼熟宣:經過膠礬加工,不吸水不透墨。適合工筆山水中需要精細勾勒的部分。 (圖源:網絡) ▼半生熟宣:介于二者之間,既有墨韻又易于控制。適合國畫初學者和兼工帶寫的畫法。 (圖源:網絡) 額外補充:青檀皮含量越高的宣紙,韌性越好,墨色層次越豐富,更適合表現山石的肌理質感。對于山水畫創作,建議選擇皮料含量較高的凈皮類宣紙。 手工宣紙的特點 看紋理:對著光看,紙面有'云彩花'般的天然紋理,分布不均勻 摸手感:手感柔軟綿韌,有毛茸茸的觸感 試墨色:墨汁落紙后,層次分明,暈染自然,有'墨分五色'的效果 觀邊緣:紙邊有毛邊,不會特別整齊劃一 機器宣紙的特點 紋理均勻:紙面紋理過于均勻整齊,缺少變化 手感光滑:表面平滑,缺少綿軟感 墨色單一:墨汁滲透較淺,層次感不足 邊緣整齊:四邊切割得十分平整 選購建議:創作重要作品時,建議選擇手工宣紙,雖然價格較高,但墨色效果和保存時間都更好。平時練習可以用質量好的機器宣紙,性價比更高。 三尺(50×100cm):適合練習和小品創作 四尺(69×138cm):最常用的規格,適合大多數創作 五尺(84×153cm):適合中型作品 六尺(97×180cm):適合較大篇幅創作 八尺(124×248cm):適合大型創作 防潮防蛀:放置在干燥處,可用牛皮紙包裹并放些樟腦丸 避免日曬:陽光會使紙張變脆發黃 定期通風:晴朗天氣可打開讓宣紙'呼吸' 陳紙更好用:存放幾年的宣紙褪去'火氣',水墨效果更柔和 最后給山水畫友的建議: 學習寫意山水,建議直接從生宣開始。雖初學有挑戰,卻是提升最快的路徑。只要克服水墨把控之難,能最快練就筆墨真功夫,深得墨韻精髓,還可避免后期從熟宣轉生宣的二次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