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旅行有兩件事印象深刻,一個是廁所收費,一個是防范小偷。 廁所收費 去歐洲之前,我并不知道歐洲廁所是收費的。 直到出發前要去銀行兌換歐元,有人告訴我歐洲的廁所收費,最好換些零錢備用。但銀行沒有零錢,只能去了再換。 到匈牙利后第一次上廁所,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硬幣,還是導游用自己的硬幣為我們交費。 在去酒店的路上,導游介紹了廁所收費的有關情況。原來歐洲廁所收費由來已久,收費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許多城市早期依賴私營化運營,將公廁外包給私人公司,這種廁所市場化的收費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 我們過去公廁的管理也有類似情況,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曾將新建的公廁承包給個人,誰管理(掃掃衛生等)誰收費。 歐洲也不是所有的廁所都收費,一些教堂、博物館、圖書館、大型商場有免費廁所。高速路服務區廁所有些收費有些不收費。部分快餐連鎖店、便利店消費后可免費入廁。 收費有三種形式,一是向投幣機投幣;二是有人專門在廁所門前收費;三是在廁所門前放托盤自覺投幣,沒有人看管。他們認為,你可以不投幣入廁,但會受到上帝的譴責。 我們遇到的大都是向投幣機投幣后入廁,投幣機有人值守也有無人值守的。偶爾也有向廁所門口的管理者交費入廁。放托盤自覺投幣入廁沒有遇到過。 ![]() 廁所收費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在歐洲人看來,我提供了服務,收取費用天經地義。當然這也無可厚非。 歐洲公廁不但收費而且數量少,急了找個廁所不容易,上個廁所要排隊。就連國際大都市巴黎的公廁也少得可憐。有一日我們在公廁前排隊,見不遠處低矮的建筑物前先后有兩個黑人隨地小便,真是大煞風景。 對我們來說廁所收費很不習慣,有一次在高速路服務區下車后急忙去廁所,但忘記帶硬幣進不去。還好有同行者也來上廁所,向他借了一歐元硬幣,解了燃眉之急。 歐洲旅行,最關注的是廁所。 小偷問題 去歐洲之前聽說過那里的小偷多,當時并不在意,但也做了防范的準備。 到歐洲后導游不時提醒貴重物品隨身攜帶。對我而言,護照由導游保管,除歐元、身份證外沒有什么貴重物品。但也整日小心翼翼,隨身背的小包經常放在前面,一直平安無事。 有人開玩笑說在意大利沒有被偷就等于沒有到過意大利。雖然這是玩笑但也反映了意大利小偷之多。 6月9日去意大利威尼斯游覽,休息時發現隨身背的小包一側的拉鏈已被拉開,里面放的30歐元零化錢還在。我的包另一側裝著雨傘和水壺,將包撐得鼓鼓的,手伸不下去,小偷沒有得逞。另一同行者也發現自己隨身背的包拉鏈被拉開,但沒有丟失東西。我們在慶幸沒有損失的同時也佩服小偷手段的高明,真是神出鬼設,防不勝防。 經此一劫,更加小心謹慎。一直到回國沒有出現過被盜現象。 意大利米蘭街頭,一路人將背包背在前面防盜,旁邊有警察與一婦女交談。 ![]() 歐洲小偷已存在幾個世紀,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 吉普賽人自中世紀從印度遷移到歐洲后,長期被社會邊緣化,他們傳統的謀生方式和手段難以生存下去,一部分人轉去盜竊,成為生存下去的依靠。 盜竊這種不光彩的生存方式為什么能在吉普賽人中存續下去,關鍵是在吉普賽文化里流傳著“祖先曾靠偷竊食物來救助耶穌”的傳說,這讓偷盜行為在道德層面被合理化了,認為偷竊只是一種生存的方式,并不是什么嚴重的罪過。 另一個歷史原因是14世紀歐洲爆發了可怕的鼠疫。從1347至1353年,這個被稱作黑死病的大瘟疫席卷整個歐洲,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 黑死病造成歐洲人口大幅減少、經濟陷入癱瘓,眾多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流民,生存成為問題。為了維持生計,一些流民走上盜竊之路,形成了一個以盜竊謀生存的地下網絡。 雖然歐洲工業革命之后城市化發展的步伐加快,但貧民窟的不斷擴大,底層群體的不斷固化,讓盜竊這一生存方式在代與代之間延續。 除歷史原因外,現代社會的戰爭和政局動蕩導致大量難民涌入歐洲。由于語言障礙、就業歧視等問題,部分難民難以融入當地社會,被迫選擇盜竊謀生,盜竊隊伍進一步擴大。 由于歷史原因和現實因素,歐洲特別是意大利、法國等國已成為盜竊的重災區,防盜成為歐洲旅行的第一要務。 米蘭大教堂廣場附近正在巡邏的警察 ![]() 最近一條新聞震驚旅游界,上了熱搜。 7月3日,中國一個旅行團在意大利比薩斜塔附近用餐時,停放在餐館外的大巴遭暴力撬竊,全團行李、現金及奢侈品等在20分鐘內被洗劫一空,損失達數十萬元。 這個事件一方面反映了意大利小偷的猖狂,另一方面也說明游客和導游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識不強。如果游客將貴重物品隨身攜帶,即使行李箱被洗劫,也不會造成重大損失。導游和司機也太大意,將車停在偏僻的地方無人看守,讓盜竊團伙有機可乘。 旅游車被撬被盜這種嚴重盜竊事件只是個案,旅行者大可不必談虎色變,因噎廢食。這個惡性事件也在警示每個游客,在歐洲旅游,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是多么的重要。 ?歐洲旅行,最擔心的是小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