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翻白雪 聯動青春 ![]() 少林寺 題解:如題,可自選角度切入。 一 評委簡介 二 雙優作品 滄海一漁 劫灰寒古剎,記烽煙幾度?塔影猶存,殘碑字隱秦王敕; 法雨潤新篁,對山月一輪,僧衣未改,絕頂峰回梵唄聲。 徐榮前評:比較穩切的手法。上聯顯然從少林棍僧救李世民生發,無論歷史面貌如何,這個說法都還存在大部分人的心中。下聯是從寺院整個角度的景色生發,也算比較契合寺院的特點。 康璽評:此聯氣象宏大,融歷史滄桑(劫灰、殘碑)與禪意新象(法雨、新篁)于一聯,對仗工整,語言凝練。“塔影猶存”“梵唄聲”等意象空靈悠遠,富有余韻。 三 優秀作品 李菲 名與塔同傳,唐室以來,嵩岳潮瞻王氣滿; 寺因禪更旺,佛陀而外,武林夢共俠心生。 徐榮前評:不知“潮”字何意。但是少林寺的霸氣是有的,結句的說法也切合少林寺的地位。只是三句讀之間的銜接還是有些生硬或者說有些轉接得不到位,尤其下聯。 中華當代詩詞選刊 少室煙浮,棒喝聲中開覺路,見佛光普照,禪門清絕; 嵩山雪霽,鐘鳴韻里度迷津,聞法雨廣施,梵宇光明。 徐榮前評:寺廟的描寫也算到位。就是有點羅列的意味在里邊,如果再精煉一些為好,這個算是比較中規矩的作品吧。 弄月舞影 斷臂人立成雪柱,問當年慧可,血濺蓮臺,是否空?是否痛? 拈花者笑指冰崖,看今日住持,春生柏子,猶在落,猶在開。 康璽評:以慧可斷臂求法典故入聯,設問“是否空?是否痛?”發人深省,構思大膽。 子陵灘 佛門本清凈之區,聽梵唄鐘聲,平生一任紅塵遠; 此日得菩提之悟,或昨非今是,古剎還當白馬來。 康璽評:語言平和,意在表達紅塵遠離、菩提頓悟之心。前者“或”,后者“當”,“古剎還當白馬來”稍顯突兀。整體中規中矩。 玉傾 持杵護修行,古寺有非儒非釋俠心,故安排為四極之中,千秋之祖; 拈花問弟子,今人笑亦盜亦商方丈,可勘破了無邊聲色,無相風雷。 康璽評:上寫少林武僧精神,下諷當代方丈“亦盜亦商”,對比強烈。化用“無邊聲色”“無相風雷”等佛語,暗藏機鋒。只“拈花問”可商榷,“拈花”原本只“拈花”而已,沒有任何額外操作的。 三 參選作品 青山依舊 十八般兵器呼喝處,可見世人真面目; 千百載貝經南無時,猶宜天下好功夫。 A肖繼良-風之翼文化創意工坊 禪宗圣地,暗藏春色,納藏污垢,信眾散完因永信; 方丈大師,不負美人,辜負如來,全盤輸盡自雙全。 注釋:上聯化用自《天龍八部》鳩摩智罵少林寺的臺詞,“永信”二字一語雙關;下聯化用自倉央嘉措詩句“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一曲紅綃舞 想積德,要掃碼,想放生,要刷卡,因果循環,此所謂八風不動; 信教的,入D了,當家的,坐牢了,現身說法,誰還信四大皆空。 飛鳥 跋陀落跡,連杰武影,少時誰未英雄夢; 勝地修禪,俗世避煩,老矣皆尋清凈心。 注釋:新韻 棗花 禪林肇祖庭,看萬木垂蔭,梵磬長鳴,松筠道上菩提悟; 武德昭天下,聽千僧演陣,拳風不老,柏谷臺前社稷安。 桃園莊主 想當時面壁九年,渡江一葦,到此且看法雨慈云,靜悟禪心慧念; 還自有紺園映日,金界摩云,開門便是棍風拳影,長弘武德雄才。 何宏江 惹紅塵休去,亦色亦空,清名豈靠一曲歌,一屏幕; 邀白馬愿來,非香非火,禪意本須守明鏡,守初心。 注釋:”白馬”既指西天取經之白龍馬,又寓意白馬寺及方丈印樂法師。 劉宏道 寺宇龍藏,翠落林間,十三僧護駕傳奇,功夫圣地揚名遠; 山形扇展,高凌鳥外,七二嶺窮幽攬秀,中岳禪庭得譽多。 G一李正升 寺碑林塔,佛經,石麓殿亭,禪城齊法會; 武器功場,書醫,詩墻畫閣,術士合山靈。 四 下期題目 題目:趕路人 截止時間:9月20日 23:55 |
|
來自: 昵稱7767690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