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們把吳昌碩篆刻藝術放到整個篆刻史上來觀察,那么我們可以看到,吳昌碩于篆刻的貢獻極多,其中最為突出的有三個方面。其一,完美地運用了鄧石如“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的創作理念。明清篆刻流派印章,從元明的始創,除了汪關印章白文直經漢鑄,朱文取法元人,得古人雅致一格外,其他印人并未取得很高的成就,直到清中期的兩大流派(浙派與皖派)的競爭,才把篆刻藝術推上了一個重要臺階。至趙之謙時期,魏稼孫評論云:“余常謂浙派后起而先亡者此也”,看到了浙派的局限和皖派的發展可能。這種可能的關鍵,便是“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皖派的這種創作理念,經過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等人的實踐,證明了它的可行性,吳昌碩認清了這一點,把它推向了極致。我們只要翻看吳昌碩印譜,便可明顯看出,其篆刻作品所表現出書、印的互為表里之程度,是前無古人的。 提起吳昌碩,人們便會想到一些頭銜,廣為人知的如“西泠印社社長”“海派巨匠”“金石大寫意花卉一代宗師”“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單從這些“頭銜”看,世人從不同角度肯定了吳昌碩的藝術成就。 ![]() ![]() ![]() ![]() ![]() ![]() ![]() ![]() ![]() ![]() 釋文:吳俊卿信印日利長壽 ![]() ![]() 釋文:生于乙卯 ![]() ![]() 釋文:重威私印 ![]() 釋文:滋園 ![]() ![]() 釋文:園丁課蘭 ![]() ![]() 釋文:豫卿 ![]() 釋文:豫卿 ![]() ![]() 釋文:簡廬 ![]() ![]() 釋文:葛維坪印 ![]() ![]() 釋文:高聾公留真跡與人間垂千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