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爾雅 【六事箴言】349:犯忌猶淺 【原文】 《擎庵進善集》曰:言語之犯忌猶淺,詞色之觸怒最深。 【注釋】 詞色:言語和神態。 【直譯】 《擎庵進善集》中寫道:在言語上對別人的傷害還算小一些,相比之下,在神態上對人的觸犯那太深了。 【感想】 魏晉名士嵇康生得玉樹臨風,品貌非凡,更具逸群之才,是一位當之無愧、內外兼修的美男子。藐視權貴、特立獨行、不媚流俗、曠達放浪。用現代話來說簡直太“牛”了 。 大將軍鐘會對以放浪形骸著稱的名士嵇康的絕世才華與英俊相貌又羨又妒,一直想結識他。又聽說此人一貫驕傲,不易相處,思來想去,想出了一個接近他的法子。一日,嵇康與向秀打鐵的大樹下來了一大隊人馬,“乘肥衣輕,賓從如云”,為首的正是氣宇軒昂的大將軍鐘會。鐘會本想用排場很大的華麗陣容在嵇康面前威風一下,壓壓他的傲氣,誰知道嵇康頭也不抬,只顧和向秀埋頭叮叮當當打鐵,連看都懶得看一眼,簡直視鐘會如空氣一般。 鐘會和他那支衣飾華麗的隨從隊伍,默默地佇立在鐵匠攤前,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隨著時間推移,他的臉色愈來愈難看。鐘會悵然若失、呆立許久,又不便發作。 跋扈慣了的鐘大將軍何曾受過這等輕辱,他瞪著嵇康那張狂傲囂張、不可一世的俊臉,恨不得狠狠砸上幾拳。嵇康卻不依不饒,望著鐘會惆悵離去的背影嘲歌一曲,似為譏諷,似為逐客,鐘會只好裝作沒聽見。 后來鐘會找個機會,借司馬昭之手殺了嵇康。嵇康你有風骨,你不趨炎附勢不攀擁富貴,但你最起碼也得尊重人吧,何必把路都堵死呢? 春秋時期,齊國宰相晏子才華橫溢、舌辯懸河,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個子非常矮。有一次,晏子到楚國出訪。楚國國君故意想羞辱晏子一番,楚王吩咐只給到訪的晏子開大門旁的小門。晏子一看,理直氣壯地說道:“我聽說,出使狗國的人,都從狗洞里面鉆。我今天出使的是楚國,應該不是從這個門入城吧!”楚國本想羞辱晏子的身高,沒想到反過來被晏子羞辱一番。 其實無論是語言還是臉色還是肢體語言,傷害人都不淺。去年乘高鐵出行,見候車室一個小伙大大咧咧地把鞋蹬在座椅上,被一個壯漢一頓拳腳輸出。 眼神是一種身體語言,不僅可以傳遞信息、引導互動,還可以控制行為。人們從中可以看出善意甚至感受到愛意,也可以看出挑釁、不滿、鄙視,以及對隱私的窺探,或者具有性意味的挑逗。“以眼還眼”之后,很快就演變為“以牙還牙”。 僅僅是去年,媒體以“眼神”為標題報道的暴力刑事案件就有多起。譬如:湖北媒體有報道稱:《眼神惹禍招來一頓打,兩行兇者昨被批捕》。 |
|
來自: 昵稱503199 > 《微信:出其東門-六事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