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次更文,還是在上一次。 翻了翻記錄,已過去4個月零16天。 寫上一篇的時候,天氣和今天一樣清涼。 不經意間,熱的令人煩躁的夏天已經過去。 如今秋風漸起寒冬將至,像極了如今白酒的行情… 自去年下半年,經常有酒友催更白酒行情表,由于價格變動頻繁,新表還沒做好,價格又降了一些,所以一直沒有更新。 當然,以上都是借口,主要是因為懶。 前日一夜秋雨,昨天起床竟有一絲涼意。 突然想如果再不更新,是不是這個號也要涼? 于是72小時過去,就有了今天的文字和表格。 01、風味變化 2023年,白酒開啟了后疫情時代。 消費者的“報復”性消費,狠狠地報復了白酒行業,尤其是價格漲的飛快,酒質降的更快的醬酒。 2025年,嚴厲的禁酒令又給了白酒行業當頭一棒,銷量與價格一路下滑。 怎么讓喝酒的人,一次喝下更多的酒,就成了各大酒廠爭相攻克的難題! 答案就三個字:柔!順!甜! 無論濃香、清香還是醬香,亦或是其它香型,都在往這個方向狂奔。 2024年開始,很多白酒新品或老品的新批次,就像走進同一所整形醫院,做了同樣的整形,面目變得出奇一致。 茅臺、汾酒和金沙,都在弱化曲香和香氣濃郁度,無論是茅臺的青草曲香、汾酒的豌豆曲香、金沙的藥曲香都在弱化,酒體更偏醇甜、柔和。 新版醬香經典、新版老白汾、第三代珍品白摘,是這一方向典型代表。 劍南春、古井貢酒、瀘州老窖都在弱化窖香和香氣濃郁度,喝起來更柔和順口,因為大部分消費者分不清什么是濃郁飽滿,什么是沖辣烈。 六糧版水晶劍、企標金劍南k6、企標第六代古井貢酒、亞克力裝六年頭,是這一方向典型代表。 郎酒的窖底香和酸度在弱化,醇甜和醬味在增加,這一兩年的普郎和五代青花郎,越來越像貴州醬香。貴州醬香很多產品的醬味和焦糊香在弱化,越來越像川派醬酒。 總而言之:茅不苦、郎不酸、汾酒變甜、劍南變綿,原來三口一杯,現在一口喝完。 不是你酒量上漲,而是酒水風格在變! 02、價格行情 自2023到2025年,白酒價格一路下行。 50元以內產品,下降14% 50-100元,下降10% 100-200元,下降12% 200-300元,下降15% 300-600元,下降11% 600元以上,下降16% 以上數據并不精準,只是根據今天行情表和兩年前的數據粗略測算。 具體到產品上則是天差地別,某些地方區域品牌可能這兩年沒什么變化,而前兩年火熱的醬酒很多腰斬甚至膝蓋斬。 具體到品牌,茅臺及系列酒、習酒、金沙窖酒跌幅巨大,瀘州老窖和汾酒除高端產品價格下挫,中低端價格穩的一匹。 50元以內,由于本身價格不高,跌的絕對值不大,只是相對比例大些。 之前需要等促銷的價格,如今很容易就能買到,比如40來塊錢的玻汾和綠高脖西鳳。 50-100元,原本漲出去的銀質習酒又跌了回來,圓習更是差點跌出這個價位段,目前性價比還不錯。 濃香如果能買到國標六代古井貢酒,可以適量存些55°,新版企標變了風格。 清香可以試試汾酒獻禮版,百元以上性價比一般,百元內還不錯。 100-200元,原本這個價位段的醬酒乏善可陳,隨著習酒、茅系和金沙系產品暴跌,像感恩98、金鉆習酒、醬香經典和真實年份6,都是不錯的選擇。 濃香閉眼選二代五糧春,清香可以關注汾酒封壇15,既有老白汾的價格優勢,又有一絲青花汾的味道。 喜歡馥郁香直接選跌的不能再跌的酒鬼傳承。 200-300元,紅花郎10價格經常能到200出頭,漢醬匠心傳承已經跌落到這個區間,金沙真實年份8、珍酒珍15,這些原來三五百甚至600多的產品,也算跌出了一些性價比。 喜歡濃香可以試試米蘭舍得,喜歡董香可以看看國密G6。 300-600元,劍南春和青花20價格變動不大,水井坊由于經銷商甩貨價格跌幅明顯,喜歡水井坊的可以關注品鑒裝,比如375ml或3.02L斤價能到200出頭。 習酒1988、紅花郎15和金沙摘要跌幅明顯。 原來控價近乎瘋狂的佰草香,價格跌到了600以內。 600元以上,茅臺從兩年前的3000元左右,跌破1800。 茅臺1935從1200左右腰斬,在600元關口晃晃悠悠。 君品習酒偶爾出現5字頭,青花郎6字頭也很多見,紅運郎、習酒年份酒跌幅也非常明顯。 國窖和普五等濃香產品的價格相對穩定,只跌了一百多。 詳細價格,大家可以看一下圖表,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