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撥款3500多萬美元用于推進新興能源技術 據美國能源部8月29日消息,美國能源部宣布將通過技術商業化基金(TCF)向42個項目提供超過3500萬美元的資金,以幫助將電網安全、人工智能、核能和先進制造相關的新興能源技術從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工廠和場址推向市場。入選項目將獲得來自私營和公共合作伙伴超過2100萬美元的成本分攤資金,使總資金規模超過5750萬美元。TCF 計劃通過技術商業化辦公室的 "市場準備核心實驗室基礎設施(CLIMR)實驗室呼叫 "進行管理,通過支持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最大限度地利用納稅人的投資,推動美國的創新,確保美國在全球競爭力中保持領先地位,從而加強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 美國商務部發布新規,擬限制三星、SK海力士與英特爾在中國制造芯片 據路透社8月31日消息,美國商務部宣布將撤銷國際芯片制造大廠三星、SK海力士和英特爾在中國取得美國半導體制造設備的豁免許可。2022年,美國政府禁止荷蘭、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企業向中國大陸出售先進制程芯片及其制造設備,但上述制造商獲得豁免,如今該豁免的撤銷,將使其更難在中國生產芯片,相關限制措施將在120天后生效。美國商務部負責產業和安全的副部長杰弗里·凱斯勒表示,特朗普政府致力于堵住出口管制漏洞,特別是那些使美國企業處于競爭劣勢的漏洞,上述決定是履行這一承諾的重要一步。 美國谷歌宣布成立網絡攻擊部門,或改變美國網絡空間戰略態勢 據CyberScoop網8月27日消息,美國谷歌宣布組建網絡“破壞部門”。該部門將尋求“合法且合乎道德”的干擾選項,通過主動識別并挫敗攻擊活動,實現從被動防御向主動應對的轉變。這一動向與特朗普政府及部分國會議員主張的進攻性網絡戰略相呼應,包括討論通過“私掠許可證”授權私營企業開展目前法律禁止的進攻行動,或標志著美國網絡空間戰略可能轉向更具攻擊性的態勢。然而,此舉面臨法律、倫理及實操層面的重大障礙:進攻性網絡行動成本高、技術復雜,且可能引發不可控的升級風險。盡管支持者認為主動攻擊能有效遏制對手,批評者則警告美國自身高度依賴數字基礎設施,可能成為最脆弱的目標。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mRNA疫苗平臺 據sciencedaily網8月29日消息,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mRNA疫苗平臺“分子疫苗平臺”(MVP),通過在mRNA編碼的蛋白質上附加“細胞GPS”模塊,引導蛋白質高效轉運至細胞表面,增強抗原暴露,提升免疫反應。實驗表明,該平臺可顯著提高抗原表達、抗體水平和T細胞反應,有望推動mRNA技術從傳染病防控向更廣泛的醫療應用拓展。相關科研成果發表于《自然·生物醫學工程》期刊。 美國藥監局批準首款治療罕見失明癥的細胞療法 據sciencedaily網8月29日消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FDA)批準了首個針對2型黃斑毛細血管擴張癥(MacTel)的細胞療法ENCELTO。該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及生物技術公司Neurotech牽頭研發,可通過持續釋放治療性蛋白質來減緩視力喪失。試驗結果顯示其對不同基線視力和疾病階段的參與者都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報告強調基因組學在公共衛生監測中的應用 據globalbiodefense網8月29日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與醫學院舉辦“加速公共衛生中病原體基因組學和宏基因組學的使用”研討會,旨在評估基因組學和宏基因組學在公共衛生監測中的現狀、障礙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該報告強調了測序技術在病原體檢測、疫情追蹤和疫苗開發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生物信息學能力和數據集成等挑戰,并提出加強跨部門合作、持續投資和數據基礎設施現代化的建議。 WOAH發布報告加強亞洲對野生動植物溢出事件的防御 據globalbiodefense網8月31日消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發布報告《大流行防范:針對溢出事件的風險管理研討會》,指出亞洲野生動物溢出事件風險高,多國監測、溝通和資源分配存在嚴重差距。報告基于印度、日本和越南研討會,強調需加強人類、動物和環境衛生部門協調。報告提出制定聯合調查標準、多部門模擬演習、擴大社區參與、使用數字工具和建立培訓項目等建議,以改善人畜共患威脅的早期檢測,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臺灣召開2025年度生技產業策略咨議委員會 據geneonline網8月28日消息,臺灣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咨議委員會(BTC)召開年度會議,提出十八項戰略建議,旨在推動臺灣生醫產業轉型。會議強調利用臺灣在半導體與ICT領域的優勢,結合人工智能與生醫科技,全面布局國際化路徑。建議包括精準健康啟動、生醫產業提供整套解決方案、政策驅動AI藥物研發與在宅醫療、創建“Created in Taiwan”模式、健保沙盒制度創新產品臨床試煉等。 加拿大與德國簽署新協議,共建跨大西洋氫能貿易走廊 據fuelcellchina 8月31日消息,加拿大與德國政府通過“加-德能源伙伴關系”和“加-德氫能聯盟”加大合作力度,打造覆蓋從生產到接收全鏈條的跨大西洋供應鏈。聲明中指出,加拿大將啟動向德國買家供應液化天然氣(LNG)的談判,并通過加-德氫能聯盟拓展合作,建立跨大西洋氫能貿易走廊,以支持清潔能源轉型并強化能源安全。液化天然氣談判旨在強化短期能源供應安全,而氫能聯盟則聚焦中長期清潔氫及其衍生品進口,助力重工業、交通和電力領域脫碳。這一走廊構想將加拿大的資源基礎及快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與德國長期的大規模清潔能源需求相結合。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功在頻海戰斗艦上測試“愛國者”防空系統 據Bairdmaritime網9月1日消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近期在美國海軍“獨立”級瀕海戰斗艦“蒙哥馬利”號上成功部署并測試“愛國者”防空系統。“愛國者”是一款陸基防空導彈系統,近年來出于降低采購成本和后勤壓力等方面考慮,美軍決定推動武器通用化,使其“上艦”。未來,“愛國者”部署至瀕海戰斗艦后,將顯著提升后者遠程區域防空和彈道導彈防御能力,拓展其作戰能力邊界。 美國公司推出新型大型自主潛航器,可通過集裝箱快速運輸與組裝 據海洋技術與新聞網8月29日消息,美國公司Composite Energy Technologies在羅德島BlueTIDE 2025展會上發布其最新大型自主潛航器HADALUS-XL。該型自主潛航器采用“扁平包裝”設計,可裝入標準集裝箱運輸并快速組裝,運往世界任何地方,具備近5000磅(約2268千克)的有效載荷和2000海里航程。該公司表示,該型潛航器將改變海底作戰與民用任務方式,計劃實現年產360艘。 瑞典薩博公司開發新型大型無人潛航器 據海軍技術網8月29日消息,瑞典國防裝備局(FMV)已授予瑞典薩博公司(Saab)一份價值6000萬瑞典克朗(約630萬美元)的合同,研發大型無人潛航器(LUUV)。該項目由瑞典國防裝備局主導,薩博負責設計、建造和測試,并將集成其“自主海洋核心”(Autonomous Ocean Core)自主控制系統。該潛航器將作為傳感平臺,用于海底基礎設施監測、威脅探測與反水雷等任務,預計2026年夏季開展首次海試,初期不搭載武器。 印度將出臺海事投資計劃,全面升級港口、航運等基礎設施 據國際船舶網8月29日消息,印度港口、航運和內河航運部宣布,該國將推出一項價值1萬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全面升級港口、航運及物流基礎設施。該投資路線圖重點覆蓋五大領域:港口與貨運碼頭建設、多式聯運樞紐開發、船舶制造、拆船與維修產業,同時將重點布局綠氫、船舶燃料加注及可持續航運領域。此次戰略發布恰逢印度海事領域密集推進重大舉措。APM Terminals簽署價值10億美元協議,對安得拉邦三個港口實施現代化改造與運營;印度航運公司則啟動23億美元新造船計劃,訂購26艘國產船舶,進一步夯實本土造船業發展目標。 中國臺灣地區計劃未來五年內采購1320艘無人艇 據科薈智庫8月29日消息,臺灣地區宣布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采購1320艘自產“快奇”無人艇,這些無人艇將分三批交付。此次采購公告在臺灣“中科院”完成“快奇”無人艇海空精確彈藥射擊演習并評估之后發布,該實彈演習展示了使用多型無人系統進行海空協同打擊的能力。演習中,“快奇”無人艇搭載“勁蜂”I型無人機、穿越機,首先借助“銳鳶”II行無人機干擾并壓制假想對手的近防武器系統,隨后發射自殺式無人機進行精確打擊,最后對移動目標發動自殺式攻擊。 美軍成立聯合跨部門反無人機特遣部隊對抗蜂群威脅 據armytimes網站8月30日消息,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宣布成立“ 401 聯合跨機構特遣部隊 ”(JIATF 401),以更好地協調當局和資源,快速向美國作戰人員提供聯合反小型無人機系統能力。赫格塞斯指出,JIATF 401成立后,將取代由陸軍領導的聯合反小型無人機系統辦公室。JIATF 401將行動、采購和機構間角色混合在一個指揮下,將被賦予采購權、靈活的資金和精簡的人事權力,并將鞏固無人機取證、開發和復制計劃工作,并與國防部國防創新處(DIU)關于大規模生產的自主系統的“復制器2.0”計劃相結合。 美國火箭實驗室啟用“發射綜合體3號”發射場,為“中子”火箭首飛提供支持 據defensenews網站8月30日消息,美國火箭實驗室啟用“發射綜合體3號”發射場,為“中子”火箭首飛提供支持。該設施位于瓦勒普斯島的弗吉尼亞州航天局大西洋中部地區航天港內,將支持可重復使用火箭的測試、發射和返回任務。“中子”火箭作為中型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力13噸,單次發射成本低于3000萬美元,旨在填補獵鷹9號與電子號火箭之間的市場空白。 烏克蘭多布拉鋰礦啟動招標程序,開采權或存爭議 據Mining 8月31日消息,烏克蘭總理尤利婭·斯維里堅科宣布,啟動多布拉鋰礦開采權招標程序。多布拉鋰礦招標是基輔和華盛頓于4月下旬簽署的礦產合作協議的第一步,這是特朗普政府對烏克蘭“交易方式”的核心。根據該協議,美國公司將獲得礦業項目的優先準入權,而利潤將在當地再投資。該招標引發了爭議:美國Critical Metals公司聲稱已通過其最大股東澳大利亞European Lithium公司收購的一家烏克蘭企業“石油咨詢”公司,獲得了多布拉的采礦權,烏克蘭一家法庭早在2023年就已判定烏政府應向該“石油咨詢”公司頒發許可證,但迄今仍未發放。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3D打印超導體新工藝 據VoxelMatters 8月31日消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單鍋”式3D打印超導體新工藝,制備出性能優異的超導體,且關鍵性能打破了現有紀錄。該方法使用共聚物–無機納米粒子墨水,實現了在打印過程中材料的自組裝,配合后續熱處理,將打印結構轉化為多孔晶態超導體,跳過了傳統方法中諸多繁瑣步驟。研究人員利用這種方法制備的氮化鈮材料在40至50特斯拉的磁場下仍能保持超導性能,這對于未來磁共振成像(MRI)等領域的超導磁體設計至關重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