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在酒店的自助餐廳吃早飯,我目睹了這樣一幕: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吃完早餐后悄悄拿出保鮮袋,往里面裝水煮蛋和水果酸奶。直到服務員笑著提醒“自助餐廳不能打包”,老人才尷尬地把東西放回原處。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雜陳。或許她是想為登梵凈山備點干糧,或許只是單純想省點下一餐的開銷,但這種在公共場合貪小便宜的舉動,實在讓人替她難為情。如果她的子女在場,恐怕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從衣著來看,她應該是城市退休人員,本該有更體面的狀態。 退休不是人生的“退場”,而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怎樣才能活得從容、體面,不給自己和他人添堵?這或許是每個退休朋友都該思考的問題。 不貪小便宜,守住生活的底線 免費領雞蛋、排隊搶贈品……這些看似“占了便宜”的事,背后往往藏著陷阱。我母親生前就曾為此付出慘痛代價: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全被保健品公司的“免費領禮品”套路騙走,后悔莫及。 省錢也要守住底線。“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貪小便宜就不會吃大虧。 不倚老賣老,給彼此留點空間 早高峰的地鐵里,上班族們擠得喘不過氣,卻總有老人拖著買菜的小拖車穿梭其中,有的還旁若無人地大聲聊天。公交上,個別老人把“讓座”當成理所當然,更有甚者因年輕人沒讓座就動手——這樣的“倚老賣老”,只會讓人反感。 退休后時間充裕,何必去湊早高峰的熱鬧?年輕人打拼不易,互相體諒才能讓生活更順暢。你讓一步,他敬一分,這才是長輩該有的氣度。 不議論別人,過好自己的日子 退休后聚會難免,聊起家長里短。但總有人熱衷于背后議論別人:“誰家孩子沒結婚”“誰家婆媳又吵架了”……要知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最后往往把自己卷進是非里。 與其議論別人,不如多花點時間在自己身上:養養花、看看書、跳跳廣場舞,把日子過得充實,比什么都強。 不潦草,活出精氣神 有些朋友覺得退休了就不用講究形象,整天蓬頭垢面、睡衣傍身,贅肉悄悄上身都覺察不到,整個人看起來無精打采。其實退休后更該注重形象,不用濃妝艷抹,也不用像上班時那樣精致,只需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走路挺直腰板,精氣神自然就出來了。 不停滯,對生活保持好奇心 梵凈山旅居的一個多月里,我每天都對著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怎么看都不厭倦。每次抬頭都能發現新的美好:云層的飄渺,光影的變幻總會給我不一樣的感受。 保持好奇心,生活就永遠有驚喜。多學新東西,在線上聽課;多關心時事,別總說“看不懂現在的年輕人”,試著去理解他們的世界。退休后的“躺平”不是不問世事,與時俱進才能不被社會淘汰。 不沉溺過去,向前看 “想當年我在單位時……”這樣的話,聽多了總會讓人覺得乏味。不管年輕時多輝煌,退休后都該明白:屬于你的時代已經過去,長江后浪推前浪是自然規律。 退休后不要去原單位刷存在感,優雅地轉身,給在職的年輕人騰地方,也給自己留一份體面。相見不如懷念,把過去的成就藏在心里,笑著迎接眼前的日子,才是真通透。 退休是人生重新出發的機會。不必追求轟轟烈烈,只求活得體面、從容、自在——不給別人添麻煩,不讓自己留遺憾,這就夠了。 就像梵凈山的日出,每天都是新的,只要你愿意抬頭看,總能遇見屬于自己的光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