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天道狐筆記 ?本文閱讀時長:6 分鐘 ![]() 作者:趙墁坡 | 字數:1753 ![]() 在勤奮之外,深度思考才是成就卓越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么,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事關生死的問題如此。其實,解決任何問題都是如此。只有深入理解問題,深度思考問題,才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否則,再多的努力也可能只是徒勞。 01 懶螞蟻的智慧 日本北海道大學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研究小組追蹤了30只螞蟻的行為,發現大多數螞蟻都很勤快,但有少數螞蟻似乎無所事事。于是,研究人員將這些「懶螞蟻」做了標記。 但當螞蟻的食物來源被切斷后,勤快的螞蟻們立即亂成一團,而「懶螞蟻」們卻似乎不慌不忙,最終帶領蟻群向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并不是真的懶,而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偵察上。它們看似無所事事,但腦子卻從未停止過觀察和思考。這就是著名的「懶螞蟻效應」。 你看,連小小的螞蟻,都懂得通過觀察與思考應對危機,可見深度思考不僅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能力,更是一種蘊含遠見的智慧。 那些看似 懶惰”的「懶螞蟻」,實則憑借著深刻的思考和敏銳的洞察,用智慧為蟻群探尋未來的方向 ,指引生存的路徑。 02 戰略思考的勝利 在斯坦福大學的創業課程中,有一項任務,是讓學生團隊用5美元的初始資金,在一周內賺取盡可能多的錢。 多數學生團隊直接使用5美元進行傳統商業活動,比如,購買彩票或擺攤賣果汁,結果收益有限。 而第四組學生卻與眾不同。他們經過深度思考后,意識到課堂展示時間的價值。于是,他們將課堂時間以65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企業用于招聘宣講,最終未花一分錢就完成了任務。 第四組學生通過系統思維、深度思考,重新定義了資源。 他們發現,真正的資源并非5美元現金,而是團隊的時間、智力資源以及斯坦福大學的平臺價值。 戰略層面的深度思考,比戰術勤奮更具決定性。用戰術努力掩蓋戰略懶惰,往往是失敗的主因。 深度思考能夠通過重新定義資源、識別系統關聯性,將有限條件轉化為高價值機會。 03 思維層級的差距 我們熟悉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兩位爸爸的教育方式和思維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也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清崎的生父是一名大學教授,兢兢業業從事教育工作,專注于完成授課、寫論文等本職工作。他強調「好好學習→找好工作→穩定生活」的傳統教育路徑,不斷向清崎「灌輸」制作簡歷、關注加薪、退休金等知識。 而清崎好友邁克的父親是一位商人,他主張讓錢為自己工作。他通過投資房地產、股票等資產積累財富,并鼓勵清崎學習會計、投資、法律等財商綜合技能。 最終,窮爸爸在經濟危機中因能力單一被裁員,晚年陷入債務困境;富爸爸則留下了數億美元資產用于慈善,其子邁克繼承事業并持續創造財富。 正如清崎所言:「窮人 為錢工作,富人 讓錢工作。」 這句話的本質是對金錢規律的深度洞察。 書中總結道:「沒有思考的努力,只會延續貧困;財商的差距,本質是思維層級的差距。」窮爸爸的「低效勤奮」正是源于缺乏對行業風險與能力迭代的深度思考。 04 開啟思維蛻變之旅 在生活里,我們都渴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而深度思考就是隱藏的通關秘籍。 當難題出現時,千萬別著急找答案,而是要鎖定問題關鍵。不妨多問問自己「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比如,工作業績下滑,不要只盯著數字,而是思考業績下滑是什么業務導致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怎樣才能改善,這樣就能精準抓住問題核心。 要學會開啟多維視角。遇到工作難題,把問題放在整體環境中思考,考慮事物間的相互關聯,從自身、同事、領導,甚至客戶的角度分析,打破思維局限,找到更多解決方案。同時,要定期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敢于挑戰固有觀念。 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要運用邏輯推理,深挖問題本質。比如,家里孩子不愛學習,不能只看到他貪玩,要深入分析是學習方法不對還是缺乏學習興趣。 當然,還要通過書籍、網絡、行業報告等各種渠道,盡可能多地收集資料,搭建信息寶庫;堅持學習新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持續充實自我,不斷打牢深度思考的基石。 寫在最后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