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歇后語:孫悟空戴上緊箍咒—— 答案:無法可使;有法難使 《緊箍下的涅[niè]槃[pán]:孫悟空從“無法可使”到“斗戰勝佛”的修行之路》 在一個陽光明媚卻又透著幾分燥熱的日子里,唐僧師徒四人正緩緩行進在西行在那遙遠而又神秘的西游世界里,天空湛藍如寶石般澄澈,云朵似綿軟的羊群悠然飄蕩。 花果山上,一只石猴蹦跳而出,它就是日后威名赫赫的孫悟空。 這猴子天性好動、桀[jié]驁[ào]不馴,學得了一身通天徹地的本領后,便自封為“齊天大圣”,攪得天宮不得安寧。 玉帝無奈之下請來如來佛祖將其鎮壓于五行山下,直至唐僧出現才將其解救,從此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 初時,孫悟空野性未泯[mǐn],常憑自己的喜好行事。 師徒二人行至一處荒郊野外,突然竄出六個強盜,個個兇神惡煞,手持利刃,索要財物。 孫悟空本就不耐煩這些人間螻蟻般的小賊,眼中閃過一絲不屑與惱怒,剛欲施展神通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卻被唐僧趕忙制止。 ![]() 唐僧雙手合十,念起緊箍咒來。 剎那間,孫悟空只覺得腦袋仿佛被無數根鋼針猛刺一般,劇痛難忍,雙手抱頭在地上打滾掙扎,那原本躍躍欲試準備大展身手的身體瞬間僵住,縱有百般武藝、千種變化,此刻卻像是被無形枷鎖困住的飛鳥,空有沖天之志卻難以振翅高飛,真真是“無法可使;有法難使”。 這緊箍咒宛如一道沉重的鎖鏈,不僅束縛[fù]了他的肉身,更羈[jī]絆住了他那顆自由奔放的心。 往日里隨心所欲揮舞金箍棒降妖除魔的暢快不復存在,每走一步都似背著千斤重擔。 他望著師傅虔誠誦經的模樣,心中五味雜陳。 曾經在花果山逍遙自在、唯我獨尊的日子如夢幻泡影般消散,如今卻要遵循這諸多清規戒律,服從一個凡胎肉體的僧人管教。 ![]() 有一次,他們來到一座云霧繚繞的深山之中,山中妖氣彌漫。 孫悟空敏銳地察覺到危險臨近,正想搶先上前探路開道,可剛抬腳就被唐僧再次念起緊箍咒警告。 疼痛襲來,他咬牙強忍著,額頭上青筋暴起,眼神中滿是不甘與無奈。 周圍的樹木沙沙作響,似是在嘲笑他的窘[jiǒng]迫;溪流潺[chán]潺流淌,仿佛也在訴說著他失去自由的悲哀。 但他深知不能違抗師命,只能乖乖退回到隊伍之中。 隨著行程推進,孫悟空逐漸明白這緊箍咒雖讓他受苦,卻也在磨礪他的心性。 每當想要任性而為時,那隱隱作痛的腦袋便會提醒他要收斂鋒芒。 他在一次次與內心欲望的斗爭中成長蛻變,學會了隱忍和克制。 比如面對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偶爾偷懶耍滑、煽風點火想要回高老莊過安逸日子時,孫悟空不再是簡單地舉棒教訓,而是耐心勸說引導,用智慧化解矛盾。 ![]() 又有一次,遇到白骨精化作柔弱女子前來迷惑唐僧。 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了謊言,急忙阻攔師傅靠近。 然而唐僧肉眼凡胎,誤以為他濫殺無辜,不僅嚴厲斥責,還又一次念起了緊箍咒。 這一次,孫悟空跪在地上,淚水奪眶而出,不是因為身體的疼痛,而是委屈和對師傅誤解的痛心。 但他依然堅定地守護著師傅,哪怕被誤會也要確保其安全。 歷經重重磨難后,孫悟空不再是那個只知打打殺殺、肆意妄為的莽撞石猴。 他在緊箍咒的約束下完成了自我救贖[shú]與升華,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斗戰勝佛。 當他回首往昔,那段戴著緊箍咒的日子雖有苦澀艱辛,卻也充滿了成長的意義。 就如同人生路上的種種規則與限制,看似束縛手腳,實則塑造品格、成就未來。 而那句“孫悟空戴上緊箍咒——無法可使;有法難使”,也不再是簡單的調侃[kǎn]玩笑話,而是蘊含著深刻哲理的人生箴[zhēn]言,警示著人們在自由與紀律之間尋找平衡,在困境中磨礪自我,方能達到更高的境界。 ![]() @歇后語探索者 圖片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