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鸛草,亦名老官草、五葉草、老貫草、天罡草等,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老鸛草、西伯利亞老鸛草、尼泊爾老鸛草、塊根老鸛草等植物的帶果實全草。古人在饑荒年代也將老鸛草作為食物食用,《救荒本草》中收錄了本草。老鸛草的葉子有點像香菜的葉子,莖呈紅紫色,開五瓣小紫花。 傳統中醫認為老鸛草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清熱利濕的作用,以其主治風濕痹痛、肌膚麻木、筋骨酸楚、跌打損傷、痢疾泄瀉、瘡毒等。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老鸛草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對流感病毒、亞洲甲型流感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將老鸛草煎劑從鼻腔滴入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的體內,小鼠死亡率顯著降低。老鸛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卡他球菌、福氏痢疾桿菌等也有高度抗菌作用,對黃疸出血型等鉤端螺旋體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老鸛草還有護肝、止咳、抗炎、抑制誘變、抗氧化等作用。 老鸛草的止痛作用或與其抗炎抗菌作用有關,《滇南本草》記載老鸛草可“祛諸風皮膚發癢,通行十二經絡。治筋骨疼痛,風痰痿軟,手足筋攣麻木,利小便,瀉膀胱積熱,攻散諸瘡腫毒,退癆熱發燒,治風火牙痛,疥癲痘疹等癥。兼解諸癆熱,其應如響。敷跌打損傷,能定痛治瘀”。從這段文字來看,古人把老鸛草廣泛地用于治療多種感染性疾病造成的皮膚瘙癢、筋骨疼痛、牙痛、發熱等疾病。而且其效果還很好,“其應如響”是形容老鸛草見效快。 《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老鸛草:“祛風濕,活血通經,清熱止瀉。主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急性腸胃炎,痢疾,皰疹性角膜炎”,老鸛草治療皰疹性角膜炎需要制成滴眼液滴入眼瞼。還有一些地方以其治療狂犬病,如《四川中藥志》記載老鸛草可“用于瘋狗咬傷,蛇蟲咬傷”。 老鸛草用于止痛可單獨使用,亦可配伍其他止痛藥同用。近代中醫曾用老鸛草熬膏內服,專治各種疼痛。取老鸛草1000g,加水煎煮3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成膏后,加入蜂蜜2000g,即可得一種黑褐色粘稠的半流體老鸛草膏,患者可隨時取服。這樣制作的老鸛草膏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主治筋脈不舒,手足麻木,關節腫痛,行步艱難。 老鸛草也可以制成外用膏藥,將老鸛草煎液用乙醇沉淀靜置后,再過濾取其上清液,濃縮,加尼泊爾金乙酯、羊毛脂與凡士林等制成老鸛草軟膏。這樣的軟膏外涂患處,有消炎解毒,收斂生肌的功效,可治療頑固性的濕疹、癰、疔瘡、癤腫、水火燙傷等。 中成藥祛風止痛片的主要成分為老鸛草,祛風止痛片是按照老鸛草334g,榭寄生167g,紅花83g,威靈仙83g,制草烏83g,續斷167g,獨活83g的比例配伍制成的糖衣片。祛風止痛片主要用來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麻木、腰膝酸軟等,現多以其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癌痛等。 老鸛草也可以治療乳腺增生病,每日單獨用老鸛草30-60g煎湯代茶飲,不但可以緩解乳腺增生病造成的疼痛,還可縮小乳腺腫塊,根治增生。若將老鸛草與金銀花藤等量共用治療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病,其效果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