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海”的記憶 文/王永利 圖/網絡 那年,“紫房子”成立了四家子公司,前邊都帶個“紫”字,“紫海”便是其中之一。 “紫海”的成立,有點兒故事。 當時是紡織局一個什么處的人,與河南南陽清真食品公司有關系,從中牽線搭橋,又經過兩家單位商談、溝通,最終商定,紫房子出一部分資,南陽那邊出一部分資,共同組建“紫海”,延龍任領導,這是我所知道的版本。 南陽公司主營冷凍牛羊肉產品,“紫海”主要是幫助它打開北京市場。 我們去之前,“紫海”已經在運轉。當時有尹姐、任姐和南陽方面派來的會計小劉。還有“老鐵”,人在南陽,主要負責南陽那邊的供貨, 我和順利到了之后,負責跑業務、收款和送貨。 尹姐,比我大也就三、四歲,個頭一米六左右,不胖不瘦,人很精明強干,主抓業務。稻香村就是她聯系的,是我們最主要的客戶。 任姐,出納,胖胖的,說話特別和氣,辦事認真。 小劉,南陽那邊派過來的會計,瘦瘦的,個頭不高,不愛說話。 還有一位司機,是延龍從京棉三廠膳食科小賈那兒借來的。 因為“紫海”的終端業務戶都是餐廳、飯館、酒店等。冷凍產品需要保溫車送貨,正好小賈那兒有一輛保溫車,于是連人帶車一塊兒借過來。司機姓郭,我們稱他為”郭子”。 小賈是三廠膳食科科長,跟延龍關系不錯。 “紫海”最開始的辦公地點在東城“人定湖公園”北側,一條不寬的胡同里。 那條胡同南北走向,南頭兒是人定湖公園,北頭是黃寺大街。我們的位置是從北頭進來不遠,路東側一個門臉兒房,后邊連帶著住房,因南陽來的小劉需要住宿。 這里辦公、門市,住宿全都有了,門市有冰柜,存有樣品,后院還有個冷庫,可以存放大宗的貨品,這是經營冷凍食品所必須的。 后院是一個挺大的院子,印象中好像是一個什么“體改委”辦公區。 我記得多少年后,因為跑業務,正好路過那里,想起了這一段往事,特意去看了看那地方。房子還在,但模樣全變了。 現在再回想曾經那一段經歷,挺難忘的,有些事仍還記得清楚。 我記得那一段時間在這里上班時,我們每天都自己做飯吃。 自己做,一是干凈,二是費用也少。就說炒菜吧,買點菜,自己現炒,費不了多大事。吃面條更省事,弄點澆頭兒,買點兒面條回來一煮,全解決了。外邊買著吃,一天、兩天可以,時間一長就受不了了。 ![]() 記得有一次晚上,從外地來貨,直接送到稻香村。那時給稻香村送貨都是晚上。當時的稻香村熟食加工部在朝陽區小營,就是現在北四環惠新橋往北那一帶。加工部的負責人好像姓劉,因為我記得尹姐管他叫劉師傅。 那晚,我們跟著一起卸貨,一通忙活,最后完事好像已經是九點半、十點了。 稻香村對產品的要求較高,質量必須過關,價格在其次。 由于南陽方面的貨源并不是很充足,東西是好東西,但價格也高,也不好銷。我們有時也“調貨”。 我記得我們曾在四道口的西郊冷庫采購成品,調給昌平的“加州牛肉面大王”。 那一段時間,北京的市面如雨后春筍,開了很多“加州牛肉面大王”。我們送貨的就是其中一家。 也曾給關東店的“峨嵋酒家”送過貨。老板是一個胖胖的女人,挺不好打交道的,最后還欠了我們的貨款沒給。還有朝陽區慈云寺的“清香大酒樓”,也是欠了貨款好長時間,后來關張了,最后找到它的上級單位“華都飯店”,終于結清了。這事是我去辦的,所以記得清楚。 在我的記憶里,還有一次,我和尹姐出差到呼和浩特去調貨。那次有個中間人幫助聯系的,好像是一個軍隊大院兒的一個叫王小安(音譯)的人。年齡比我們都大,跟尹姐和延龍認識。他從中牽線、搭橋,還特別陪我們去了呼市。 我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是因為,在呼市我們在一起聊天兒時,他老說,我想我媽了。我心想,這么大人了,老想媽,真夠幼稚的。 我還記得在呼市出差期間,我自己還特意抽空騎車去了一趟“昭君墓”。從我們住的地方到那里不遠,騎了有三十多分鐘吧。 那次調貨,還碰上個不靠譜的人,一個姓楊的經理,帶著個眼鏡,很能說。我們在他的單位采購了五噸的小包裝冷凍牛肉。 ![]() 我們回北京后的不長時間,這位楊經理因為辦別的事也來到了北京,延龍接待的他,在紫房子地下餐廳請他吃的飯,我當時也在場。這個人挺能喝酒,內蒙人都特能喝。席間,他說他能調四十噸的小包裝,我們當時還挺相信他。然后吃過飯之后,一去不回頭了,再也沒了消息。 有一次,延龍聯系了一個供貨上家,那個人也姓胡,辦公地點在東城什剎海附近的柺棒胡同,我也跟著去過,拐來繞去的,挺不好找。 這個人從南陽調過來了一批牛肉,二點五公斤小包裝,東西真不錯,但這個人不是圈里人,不知道往哪里銷,不知怎么找到了延龍。延龍收了貨,當時沒給他貨款,他好幾次到我們人定湖辦公的地方來找延龍要款。從聊天兒中得知,那貨好像是別人欠他錢,用肉抵給他的。好像跟“武鋼”有什么關系。據那個人說,貨是從南陽“”宛北食品公司”發過來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才有了之后的我和延龍,到南陽出差的目的之一,尋找這個單位,看能否建立關系。 在“紫海”送貨,一般都是我、順利、和郭子。送完貨如果時間還早,我們會找一家臺球廳打打臺球。那一段時間,去過好幾家臺球廳,那時北京特別流行打臺球。 我們仨出去送貨,時間沒個準點兒,中午經常趕不回來吃飯,只好在外邊解決。我們常常到朝陽區東大橋路口東北角,一家牛肉饸饹面館吃饸饹面。那時候,那里是個中型的綜合市場,賣什么的都有,五金、百貨、服裝,也有餐館。我們去的那家面館生意火爆,中午飯點兒人很多,我們曾一度懷疑,它的面里是不是摻了罌粟殼。 ![]() 沒事的時候與郭子聊天兒,郭子說以后如果沒地方去,就去開出租。那時候三廠的食堂也承包了,也不需要那么多人,而且以后還不知怎么著呢 ! 郭子一直就是開車,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郭子的想法也提醒了我和順利,我倆也曾一度想去開出租,還一同考了出租車的證,存在了“綠島”服務中心,一直也沒用上。 前年聚在一起聊天兒時,我還問延龍,有尹姐和任姐的消息嗎?延龍說沒有了。 挺懷念那一段時光的。 忘不了任姐那胖胖的身材,一臉和氣愛笑的模樣,那辦事的認真、一絲不茍的樣子,印象深刻。 尹姐,是一個潑辣、能干的女同志,到哪兒都不發怵,滿處去聯系業務。 小劉,南陽來的小伙兒,瘦瘦的,說話蔫蔫的。 還有“郭子”,已經幾十年沒有郭子的消息了,不知現在怎樣了。 上述說的這一段時間,順利也一直與我同在。 在“紫海”的這一段時間不是很長,也就三、四年吧,具體已經記不清了,畢竟已事隔幾十年。即便如此,其中的一些事情回憶起來,依然印象深刻。 我的人生正是從這一段段經歷累積而成,每一段無論長短,都不可或缺,都值得紀念、珍藏。 原創作品,轉載需授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