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日。想必就在最近這幾天,大家就能看到各種各樣“按慣例”的特色消息。比如各種寢室小故事、學校迎新的排場對比,當然也免不了每年都會有、所謂對“開學數碼N件套”的“討論”和“反思”。 ![]() 其實作為一家關注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科技媒體,我們覺得開學買什么樣的數碼產品完全是每個人的自由。但對于大多數的學生群體來說,Ta們可能還沒有自己獨立的經濟來源,以至于在購買相對昂貴的數碼產品時,無論在資金、還是購買選擇的層面上,都會受到家中長輩的影響。 這也就很自然地引出了一個話題,那就是想買游戲本/游戲手機,家里人不答應怎么辦?
估計有的朋友一看到我們這篇文章的標題,可能就已經要“跳腳”了,畢竟教小孩子買游戲設備這不是害人嗎!? ![]() 首先,我們不想爭辯什么游戲、自律,以及家庭教育水平之間的關系,因為今天要說的這些“游戲設備”從嚴格意義來說,其實并不是只能玩游戲的“游戲機”。 ![]() 也就是說,“游戲本”、“游戲手機”不是只能打游戲的,它們當然也可以做普通筆記本電腦、普通手機能做的一切工作。之所以在這些產品的名稱(或宣傳中)帶上“游戲”這個前綴,往往只是說它們的硬件規格更高、性能更強,所以在運行(本就更吃性能的)游戲時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 ![]() 但問題就在于,正是因為這些“游戲本”、“游戲手機”的配置更高,所以它們不只是打游戲可能更適合,運行其他的軟件一樣也會普遍更快。比如美術創作、視頻剪輯、3D建模,甚至是目前最流行的AI應用,這些“游戲設備”的表現普遍都會比同價位的“非游戲設備”要好得多。 哪怕完全不打游戲、僅僅只是日常使用,這類“游戲設備”的高刷新率屏幕、大內存、高算力,也會帶來很直接的流暢度感受,使人心情愉悅、并間接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本身必然的高性能優勢之外,無論“游戲本”還是“游戲手機”,它們在耐用度和性價比方面的好處同樣不容忽視。 ![]() 先來看硬件層面上的耐用性。正如前面已經講到的那樣,“游戲向”設備往往具備更高的硬件性能,這也就意味著它們的散熱系統也必然會為此進行優化,能夠更好地長時間承受和消解大量程序運行所導致的熱量。既不太容易因為設備表面的高熱導致使用者感覺不適,也更不容易因為長時間的高負載使用,使得設備內部出現過熱損壞的隱患。 ![]() 不僅如此,從軟件的角度來說,正是因為“游戲向”設備往往具備更高的硬件規格,這就使得它們在長期的軟件兼容性和耐用性上會明顯更有優勢。 而且這種軟件的耐用性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廠商本身就會更有動力為高性能設備持續推出新系統、新驅動,用戶可以享受到更長期的軟件更新服務。二是在如今這個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軟件都會隨著版本迭代而日漸“膨脹”的背景下,性能更高的“游戲向”設備,客觀上也能確保在使用了更長時間(比如兩三年)后,依然有“余力”保持流暢性。 ![]() 一臺標壓CPU+獨立顯卡、使用塑料外殼的“高性能游戲本”,六七千元就能搞定 最為重要的是,在預算(成本)有限的前提下,廠商在研發“游戲向”設備時,往往也會將重心放在處理器、電池、存儲等更加關聯到“核心競爭力”的方面,同時在外殼材質、造型設計等方面相對“省錢”。而對于學生群體來說,這實際上也就客觀提升了“游戲向”設備的性價比和實用性。 輕薄好看但沒有獨顯、CPU性能低得多的“商務輕薄本”,價格輕松就能到萬元以上 畢竟考慮到至少也要三四年的校園生活時,一款能用得更久的“游戲向”設備,顯然要比單純外觀好看、輕薄,但性能配置不高、價格卻不見得低的“商務向”設備要更加適合,也更能減少長期的潛在(升級、更換)開銷。
當然,對于部分家庭來說,Ta們并不是舍不得給孩子買高端數碼產品,但是對于“游戲”這兩個字“犯忌諱”。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倒也不是完全就沒有解決的辦法。畢竟以現階段的市場來說,各大廠商確實也推出了一些在外觀設計、產品宣發層面完全沒有“游戲”痕跡,但實際上依然具備更高硬件性能的解決方案。 ![]() 比如在手機市場里,各品牌目前旗艦產品線的“中杯”型號,基本上都屬于這個類別的典型。它們往往看似有著不弱的影像配置、“好似”是拍照手機,但實際上影像硬件比起真正的“超大杯”還是會有不小的差距。 ![]() 與此同時,這些“中杯旗艦”卻往往會比更貴的頂級型號有更強的散熱、更快的充電設計,同時它們的硬件性能也完全是“頂級水準”。而且畢竟是旗艦定位,所以有時候這類機型的長期軟件更新服務,待遇甚至會比純粹的“游戲向”機型還要更好一些。 ![]() 又比如說在筆記本電腦市場里,除了明目張膽的“游戲本”,也有一種通常被稱之為“全能本”的產品。這些機型在外觀上會比游戲本更纖薄、有時候甚至用料也更好,看似帶有“高端商務氣息”。但論及內在,“全能本”也往往會帶有中高端的處理器和獨立顯卡,從而迎合那些想要設備更輕便一點、或是想要設備看起來“不游戲”的用戶。 ![]() 當然,也必須要說明,“全能本”因為追求輕薄向設計,再加上往往要在屏幕、音響配置上做得非常突出,這就使得它們可選的硬件還是會受到很大制約。比如在CPU方面,“游戲本”常見的275HX有24核心,但“全能本”里的285H在(批發)價格更高的前提下,就只有16核了。 更不要說同樣是中高配型號,游戲本就能選到RTX5080,而“全能本”在價格更高的情況下,通常最高配都只有RTX5070。實際顯卡的算力只有同價位(甚至更便宜)游戲本的不到60%,性價比客觀上要差了很多。 所以如果真的“不差錢”、又特別忌諱“游戲”元素,可能真的就得考慮移動工作站這種特殊的產品形態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移動工作站才可以說是筆記本電腦在“超高性能”這條路徑上的“終極答案”。哪怕是與最頂級的游戲本相比,它們也會有更強的CPU、更高規格的顯卡,大得多的內存和存儲空間。甚至因為要兼顧專業級別的多媒體創作需求,如今的移動工作站一樣有高刷屏幕、有強力的散熱設計,同時它們的耐久度和用料水準,也會比最好的“游戲本”還要高出很多個級別。 ![]() 當然,正如我們在前面已經講到的那樣,不管喜不喜歡,“游戲向”設備客觀上都是如今市場里最具性價比的選擇。的確,專業級的“工作站”是可以更高配、更耐用,而且完全沒有游戲特征,但它們的價格,也絕對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了。 美團真正的大敵,其實更有可能是老對手阿里巴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