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身體有點不舒服,就特別緊張,趕緊去醫院檢查,花大價錢買各種補藥和保健品。結果折騰半天,錢花了也沒治好。 侯老師說句實話,人上了年紀,身體肯定會有些變化,這是自然規律。并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叫“病”,很多時候,它們只是衰老的正常表現。 侯老師給大家分享3 種常見的“病”,其實根本不算病,知道了就別再瞎折騰,反而要順勢養。 ![]()
很多朋友和我說:“侯老師,我走路沒年輕時候利索了,記憶也慢半拍,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其實大多數情況并不是病,而是人體機能自然下降。 人體的神經反應速度、肌肉力量都會隨年齡下降,這是常理。走得慢,未必是腦梗;說話慢,未必是老年癡呆。 真正要注意的腦梗、癡呆都有明顯的異常表現,比如走路突然歪斜、半邊身子沒力氣、語言不清楚,這些才需要及時就醫。 耳朵越來越背,這幾乎是所有老人都會碰到的事。醫學上叫“老年性耳聾”,本質上是聽覺神經和耳蝸毛細胞的退化。 很多人誤以為耳朵背就是有病,趕緊買各種所謂的藥。但我要實話實說,這些大多數沒有科學依據。耳背是人老了的正常表現,就像頭發花白一樣。 什么時候需要看?。咳绻渫蝗婚g聽不見,或伴隨耳鳴、頭暈,就要警惕是不是突聾、耳部疾病,需要及時去醫院。 ![]() 有不少老人來找我,說自己一晚上要起夜兩三次,懷疑是腎不好,嚇得不輕。結果做了一大堆檢查,花了不少錢,最后醫生說:其實就是年齡的關系。 為啥?因為隨著年齡增加,膀胱的容量變小,腎臟的濃縮功能減退,水分排出的節律也改變了,所以夜里更容易醒來。只要不是尿頻到十幾次、伴隨疼痛或血尿,大多只是正常的老化。
很多中老年人容易把自然衰老當成疾病,核心原因還是害怕。害怕身體出大問題,害怕拖累家人??稍绞?/span>要怕,越容易亂花錢,被一些虛假的保健噱頭忽悠。 其實老了不是病,老了是規律。真正的養生是順應規律,學會和身體的變化相處。就像樹葉秋天會落,河水冬天會結冰,都是自然。我們能做的,是減少損耗、延緩速度。 ![]() 侯老師給大家幾點切實可行的建議: 少盯著小毛病,多看整體狀態:能吃能睡,走得動,笑得出聲,這比單個指標重要得多。 建立自己的養生習慣:規律作息、清淡飲食、每天活動,這些比任何保健品都更管用。 警惕突發異常:突然半邊身子麻木、劇烈胸痛、黑蒙,這些才是要馬上就醫的信號。 別怕用輔助工具:拐杖、老花鏡、助聽器,這些不是病人用品,而是幫助你更好生活的工具。 |
|
來自: 新用戶0923oTs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