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社長說 研訊社 2025年09月01日 18:18 上海為您解析宏觀及政策、研判產業格局及動態, 與君共同見證中國資本市場的壯闊奮進時代!——研訊社 最新事件1:今天午后,據媒體報道,受近期多晶硅行業自律以及市場交易影響,國內頭部多晶硅企業報價上調,其中棒狀硅主流報價上漲至55元/千克,顆粒硅報價49元/千克。對于后續成交情況需繼續觀察。受該消息影響,午后多晶硅期貨大漲,截至收盤上漲6%。最新事件2:據SMM了解,今日部分玻璃企業開始對9月新單價格報價,此次2.0mm單層鍍膜基準價企業報價上調至13元/平方米,較7月新單價格上調2元/平方米。多晶硅作為光伏產業鏈的上游核心材料,其價格波動直接傳導至下游組件及電站成本,本次漲價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短期供需錯配,下游硅片企業開工率回升,疊加三季度光伏裝機旺季需求增長,庫存消耗加速,而多晶硅新產能投放速度放緩,導致短期供應偏緊。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行業自律公約發揮作用。近期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牽頭多家頭部企業簽署自律公約,呼吁避免惡性價格競爭,合理控制產能釋放。期貨市場的再次大漲也反映了資本對后續收儲等去產能政策落地的樂觀預期。光伏玻璃作為引領基本面改善的分支,據卓創資訊,截至8月下旬,玻璃庫存為24.02天,環比繼續下降,已經降到健康水平,同時若2.0mm玻璃上漲至13元/平(含稅),預計頭部廠商已可實現盈利,二三線廠商預計已在盈虧平衡點左右,業內預期9月價格可能出現進一步跳漲。 總體來看,硅料和玻璃價格雙雙大漲,這兩則事件看似獨立,實則共同指向光伏產業鏈供需基本面正在進一步好轉,產業鏈漲價持續性可能超預期。從行業最新中報業績來看,盡管國內搶裝帶動二季度光伏裝機爆發以及交付均價提升,制造企業毛利率和凈利率環比修復,但盈利水平仍處于底部區間,自2023四季度起已連續7個季度虧損,遠超2018-2019年的3個季度虧損周期,反映供需失衡的深度與持續性,反內卷、去產能政策預期較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