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譯名(有生之年非聽不可的1001張唱片)。這本書和歌單文件的核心不是單曲,而是“專輯”——它把1001張在人類流行音樂史上具備里程碑意義的完整唱片,按時間順序排成了一份“有生之年必聽之歌單”。 ![]() ![]() ![]() 原書主編:英國音樂記者Robert Dimery,英文原版由 Cassell Illustrated(英國)2008年初版,2014年推出第4次修訂版。中文版即依據此修訂版翻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的《有生之年非聽不可的1001首歌曲》7版的譯者為王博,8版的譯者張閱和邵逸。 全書按照年代順序,從1909年的《Swing Low, Sweet Chariot》(US Marine Band)一直排到2013年的《Reflektor》(Arcade Fire),共1001條唱片條目。每條包括:歌曲基本信息(原唱/詞曲作者/首發年份/廠牌)、500~700字的中英文雙語評論、當年歷史語境、音樂風格要點、推薦版本/再版信息。 附錄A“按風格索引”把1001首歌分為23 種流派(布魯斯、靈魂、朋克、電子、嘻哈、世界音樂等);附錄B“按國家地區索引”列出42個國家/地區的代表作品;附錄C“中文唱片名與原文對照表”便于檢索。 全書通俗易懂。1.人名/樂隊名:采用“國內已有通譯+英文原名括號”的方式,如“鮑勃·迪倫 (Bob Dylan)”。2.歌曲名:首次出現時給出“通行中譯名+英文原名”,下文再提及時多用原文,避免多譯并存。3.風格/術語:rockabilly 譯作“鄉村搖滾”,shoegaze 譯作“盯鞋搖滾”,grime 譯作“倫敦污垢舞曲”等,兼顧可讀性與專業性。 本書面向“想系統補課”的普通樂迷、電臺/播客DJ、音樂編輯、高校通識課教師。也可作音樂發燒和音響發燒友的學習與聆聽指南。 極簡索引: 1. 1950s(奠定搖滾、爵士、靈魂樂的語法);Frank Sinatra-In the Wee Small Hours(1955)、Elvis Presley -Elvis Presley(1956)、Miles Davis-Birth of the Cool(1957)、Ray Charles-Genius of…(1959)、Dave Brubeck-Time Out(1959,Take Five 即出自此碟)。 2. 1960s(搖滾、靈魂、民謠大爆炸);The Beatles-Rubber Soul / Revolver / Sgt. Pepper / Abbey Road、Bob Dylan-Highway 61 Revisited(1965)、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1967)、Aretha Franklin-Lady Soul(1968)、Led Zeppelin-Led Zeppelin I & II(1969)。 3. 1970s(硬搖滾、朋克、雷鬼、放克、實驗);Black Sabbath-Paranoid(1970)、 David Bowie-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1972)、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Kraftwerk-Autobahn(1974)、Sex Pistols-Never Mind the Bollocks(1977)。 4. 1980s(新浪潮、嘻哈、金屬、合成器流行);Michael Jackson-Thriller(1982),Prince -Purple Rain(1984)、U2-The Joshua Tree(1987)、Public Enemy-It Takes a Nation of Millions to Hold Us Back(1988)。 5. 1990s(另類搖滾、英倫入侵、嘻哈黃金期);Nirvana-Nevermind(1991)、Radiohead -OK Computer(1997)、Wu-Tang Clan-Enter the Wu-Tang (36 Chambers)(1993)、Oasis-(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1995)。 6. 2000s(獨立復興、全球化、網絡時代的碎片);Radiohead-Kid A(2000)、The Strokes -Is This It(2001)、Arcade Fire-Funeral(2004)、Kanye West-The College Dropout(2004)、Amy Winehouse-Back to Black(2006)。 聆聽建議: 1.把1001 首歌按風格索引來聽。把書翻到附錄A《按風格索引》,先掃一眼23個流派。給每個流派用1~10分打個主觀興趣分,挑2~3個最高分,挑自己喜歡的即可。 2. 用“時代切片”做二次篩選。 起源期(1950s–1960s)——聽“根。黃金期(1970s–1980s)——聽“經典范式”。現代期(1990s–2010s)——聽“演變/跨界”。每段先各挑5~8首,就能形成15~24首的“一張唱片模式的小循環”,不至于信息過載。 3.在電腦硬盤上建一個風格專屬歌單,命名格式:“Blues-根-1950s”等。 4.懶人7 日打卡聆聽模板:1 選流派 →2 起源期5 首 →3 黃金期5 首 →4 現代期5 首 →5 AB 對比筆記 →6 做1 條15 首迷你歌單 → 聆聽/感悟。 這本近1000頁的“音樂寶典”是中文世界目前最權威、最完整的“1001 Songs”版本——既是一本圖文畫冊,也是一份照單可收終身聆聽的計劃書。 ![]() ![]() ![]() ![]() 隨便聽了幾首,應屬搖滾樂隊或搖滾演唱風格,沒聽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