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冬青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如果你已經出現:膝蓋活動的時候會發出聲響,有明顯的酸軟、疼痛的感覺,特別是上下樓的時候,蹲起的時候,感覺更強烈,就要注意了。 在初始階段,癥狀輕微,我們可以用一些補肝血的中成藥,比如雞血藤顆粒。 時間久了,癥狀比較嚴重了,還是要回歸到補腎。 關節的疾病,治療應找源頭。 中醫通常認為是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筋骨失養。 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二者相互滋養。 腎精充足,能夠化生肝血,而肝血反過來能滋養全身筋骨。 一旦肝腎不足,精血虧虛,就好比汽車的剎車片磨損了,沒有足夠的潤滑油,車輪就會發出刺耳的聲響。 這時,膝蓋的響聲就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分享一個中成藥,叫藤黃健骨丸。 組成:熟地黃、鹿銜草、骨碎補、肉蓯蓉、淫羊藿、雞血藤、萊菔子。 其中,熟地甘溫質潤,補陰益精以生血,為養血補虛之要藥,可養血益精填髓。 鹿銜草可以強筋壯骨,祛風濕。相傳古代鹿的四肢受傷了,就會叼這種草藥敷于傷口或者整枝吞下,鹿銜草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骨碎補,顧名思義骨頭碎了都能補起來,它可以補腎強骨,也可以療傷止痛。 肉蓯蓉既能補陰又能補陽,陰陽雙補。 雞血藤通行筋骨、舒筋活絡,能促進筋骨間的氣血流通,讓膝蓋重新變得靈活有力。 淫羊藿溫燥性強,有溫腎陽壯,祛除寒濕之效。 而萊菔子,則以其行氣下氣的特性,幫助緩解因氣滯引起的膝關節不適。 多味藥物相輔相成、珠聯璧合,從補腎氣、生精血、強筋骨等方面綜合調理,可用于治療各種風濕骨科疾病等中醫“痹癥”。 對腰腿痛、足跟痛、頸椎病、骨質增生等,辨證屬于瘀血引起的,肝腎不足的,都能起到治療作用。 |
|
來自: 掃地僧一一 > 《5514、脾腎雙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