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朋友想了解一些加強孩子的脾胃的保健方法。 ![]() 其實有這個想法是很好的,脾胃相當于是咱們身體的營養加工廠,要是工廠的運轉有問題,那吃進胃里的東西沒辦法消化吸收,可能不僅沒有產生足夠的營養去供給身體,還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肚子脹、胃疼、食欲低等等,就會影響孩子長身體。 脾胃是很重要的存在,但中醫有小兒脾常不足之說,他們的身體有處于快速生長發育的時期,脾胃運輸的營養要跟上。 所以,幫孩子把脾胃調理得棒棒的,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步! ![]() 那幫助孩子健脾和胃的方法有很多,家長們可以選擇一個方法長期堅持下去。 ![]() 方法一,捏脊法 這個方法其實咱們介紹過很多次啦。捏脊這個方法不分年齡的,各個年齡的人,都適合。捏脊最開始的適應癥并不是用在兒科,而是成人并且不限次數,后來因為北京馮氏捏積療法的盛行,才成為小兒推拿的常用方法。 捏脊的操作,捏脊時候孩子的后背部要夠松弛平坦,最好讓孩子趴到床上;時間應安排在飯前或者飯后2小時,不要飯后立即捏拿。家長以拇指和食中兩指捏住孩子的脊柱兩側皮膚,呈對稱著力,從龜尾開始,雙手一緊一松交替向上擠捏推進到大椎。作為日常保健來用每天3-5次就可以。 馮氏捏脊法和正常捏脊法一樣,但在向上推進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每捏3次提1下,刺激更大一些。 剛開始捏脊的時候,孩子肯定會覺得疼,或者有些孩子還會覺得癢,咱們在捏脊之前,可以先按揉下孩子的后背,幫助孩子放松一下后背的肌肉,這樣操作的時候不會那么敏感。 ![]() 方法二,小兒推拿 清補脾經5分鐘,清胃經2分鐘,逆運內八卦3分鐘,清四橫紋2分鐘。清補脾經、清胃經和逆運內八卦能夠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吸收,增強脾胃運化。 清補脾經,家長的一只手握住寶寶的左手拇指,家長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延著寶寶拇指的橈側緣,從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再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這樣往返推。 ![]() 清胃經,胃經在拇指大魚際橈側緣赤白肉際,掌根到拇指跟,成一條直線。操作時,家長一只手固定小寶寶的左手拇指,家長用另一只手拇指螺紋面自寶寶的掌根橈側緣大魚際處到拇指跟方向直推。 ![]() 逆運內八卦,內八卦在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的2/3處為半徑,所做圓周,八卦穴即在此圓周上(對小天心者為坎,對中指者為離,在拇指側距坎半圓的中心為,在小指側半圓的中心為兌)。共八個方位,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逆運內八卦在操作時,家長要用大拇指將離火掩住,防止擾動心火,運八卦的時候要從家長的大拇指上劃過去。 具體操作:家長用左手固定住小寶寶左手,使小寶寶掌心朝上,左手的拇指按住其離卦,用右手拇指面沿著兌-坤-離-巽-震-艮-坎-乾的的圓周方向進行推運。 ![]() 清四橫紋,四橫紋在掌面第2-5指根部的橫紋處,也就是指和掌的交界處。家長一只手拿孩子左手,掌心向上,用另一只手拇指橈側逐個上下推。 ![]() ![]() 方法三,摩腹法 讓孩子仰臥在床上,充分地露出腹部。家長先把雙手搓熱,滴幾滴推拿油,用手掌面或者四指的指腹繞著肚臍做全腹的摩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時間相等,摩到孩子感覺到肚子熱乎乎的就可以啦。 ![]() ![]() 方法四,食療 可以自己給孩子多用以下的食材,黨參、山藥、芡實、蓮子、大棗、茯苓、白術、白扁豆,做一些健脾胃的食物,比如蓮子山藥粥、八珍糕、南瓜餅等等;還可以直接用沖服兒童版的三豆八珍粉。 以上幾個方法是可以幫助孩子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之功的方法。但是,想要脾胃健康,還要知道脾胃最怕的事情,也就是不要坐這些事情來傷害脾胃。 脾胃怕涼,少吃生冷水果、注意胃部保暖;脾胃怕膩,少吃甜食油膩;脾胃怕濕,飲食之外,居住環境也要適宜;脾胃怕撐,做到飲食有節制;脾胃還怕憂思,減輕孩子各方面的憂慮和壓力;脾胃也怕懶,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不要總宅在家,大自然里運動對身體各方面都有益處! ![]() 文|編輯半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