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來臨,重大天象也將如期而至,一場盛大的月全食將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是今年我國境內唯一全程肉眼可見的月全食,也是3年來我們再次與月全食相遇,且我國幾乎全境皆可觀賞!機會難得! 下面我們就以問答形式來解鎖這次“血月”奇觀的全攻略。 問:這次月全食具體什么時候開始?各個階段時間是怎樣的? 答:本次月全食從9月7日23時27分的半影食始拉開序幕,不過半影月食肉眼難以察覺。肉眼可見的精彩部分從9月8日0時27分初虧開始,月亮被地球影子“咬”出第一道缺口,進入月偏食階段;1時30分食既,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血月”震撼登場;2時12分食甚,此時月球進入地球本影最深,“血月”顏色也最為濃郁;2時53分生光,月球開始走出地球本影,“血月”階段慢慢結束;3時57分復圓,月亮完全擺脫地球本影,恢復滿月輪廓,月食全程約3.5小時;到4時57分半影食終,整個月食過程徹底結束。 問:我國哪些地方能看到這次月全食? 答:我國除東北小部地區外,全國其他地區均可見月全食全過程 ,觀測條件極佳。9月的滿月高度適中,月全食發生時月亮仰角較高,只要天氣晴朗,避開城市光污染,找一處視野開闊的地方,比如公園、山頂、海邊等,肉眼就能輕松欣賞這場天象盛宴。 ![]() 問:為什么稱“血月”?月全食時月亮會變成紅色? 答:當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太陽直射光無法抵達月球表面,但地球大氣層就像一個神奇的濾鏡。太陽光由多種顏色組成,其中藍光等波長較短,在穿過地球大氣層時,容易被大氣分子散射和吸收;而紅光波長較長,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能繞過地球大氣層,折射到月球表面,再反射回地球,于是我們眼中的月亮就變成了迷人的暗紅色,也就是“血月”。 ![]()
![]()
![]() ![]() 問:觀看這次月全食需要準備特殊工具嗎? 答:完全不需要特殊工具,裸眼就能享受這場視覺盛宴。如果想更細致地觀察月食過程中的月面細節,用望遠鏡也很不錯。有攝影愛好的朋友,還能用相機記錄下各個階段的月亮。 拍攝時可結合地景,如有內涵的地景與月亮匹配,意境更佳;也可使用延時拍攝,記錄下整個月亮變化的過程;還可用若干單張照片,分別代表不同時段,最后拼成一張不斷變化的“葫蘆串”;有赤道儀的朋友,可使用月亮追蹤模式,既能讓月亮保持在構圖中,又能提高畫質。 ![]() ![]()
![]() ![]() ▲星聯CSVA攝影師詹煌根,2021年11月19日拍攝于廣東省梅州市獅雄古塔 ![]() ![]() 問:每年都會發生月食嗎?多久能看到一次月全食? 答:從全球范圍來看,每年一般會發生2 - 4次月食,但月全食出現的頻率相對較低。對于我國境內來說,這次9月7 - 8日的月全食是2025年唯一全程肉眼可見的,而上一次在國內可見的月全食還是2022年11月8日,下一次全國范圍內可見的月全食需等到2029年,所以非常值得珍惜這次觀測機會。 ![]() ![]() 問:這次除了看月食,還有什么特別看點? 答:當晚,“血月”并不孤單,明亮的土星將在旁相伴。公眾有機會在同一片天區內,同時欣賞到“血月”與“指環王”土星的獨特畫面。而且在“食既”前和“生光”后,用望遠鏡觀察月球,還有可能發現月球表面出現一條淺藍色或綠松石色的色帶,這是由穿過地球高層大氣的陽光產生,是月食期間難得一見的“藍帶”景觀。 關于藍絲帶的更多解釋、拍攝方法,請復習漲姿勢!神奇的月食“藍絲帶”來了
![]() 這次月全食機會難得!而且好玩、好看,也好有科學內涵,趕緊開始準備吧! 今年唯一的遺憾是月食時間在零點以后,觀賞稍微辛苦些,但也很值得!不要怕辛苦,沖就得了! / 文章有終點 / 宇宙冇盡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