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周金文釋讀:裘衛(wèi)盉 時代:西周中晚期。李學勤定在周懿王時期。 出土:1975年2月,陜西省岐山縣董家村西周銅器窖藏出土。 ? 著錄:《陜西省岐山縣董家村西周銅器窖穴發(fā)掘簡報》(《文物》1976年第5期),《商周青銅器銘文選》193,《殷周金文集成》9456,《商周金文》33等。 尺寸、重量:通高29厘米,口徑20.2厘米,重7.1千克。 形制、紋飾:束頸,口沿外侈,帶蓋,鼓腹,連襠,三足呈圓柱形,管狀長流,長舌獸首狀把手。蓋沿及器的頸部均裝飾著垂冠回首分尾的夔龍紋,流管裝飾三角雷紋。 ![]() ![]() 現(xiàn)藏:陜西歷史博物館。 字數(shù):器蓋內(nèi)鑄有銘文12行132個字。 銘文釋文:“隹( 唯)三年三月既生霸壬寅,王爯(稱)旂于豐,矩白(伯)庶人取堇(瑾)章(璋)于裘衛(wèi),才(財)八十朋,氒(厥)賈其舍田十田。矩或取赤虎兩、麀賁兩、賁韐一,才(財)廿朋,其舍田三田。裘衛(wèi)乃彘(矢)告于白(伯)邑父,榮白(伯),定白(伯),【旡京】白(伯),單白(伯)。白(伯)邑父,榮白(伯),定白(伯),【旡京】白(伯),單白(伯)迺(乃)令(命)參(三)有司:司土(徒)微邑,司馬單輿,司工(空)邑人服,眔受(授)田。燹(豳)、【走甫】、衛(wèi)小子囗逆者(諸)其卿(饗)。衛(wèi)用乍(作)朕文考惠孟寶盤,衛(wèi)其萬年永寶用。” ![]() 注釋: 三年:學者們多數(shù)認為是周共王三年,《斷代工程》取其說,李學勤認為是周懿王三年。李學勤認為“在窖藏里有四件裘衛(wèi)的銅器,一簋、 一盉和兩件鼎……盉和鼎的字體已經(jīng)是中期的典型風格,和明記穆王的長囟盉、遹簋及共王八年的師【才食丮】鼎顯有區(qū)別。簋在四器中最早,自標廿七年。據(jù)《史記》,穆王共五十五年,如果簋作于穆王二十七年,它和盂就相距三十一年,這是不大可能的。共王沒有可靠的年數(shù),皇甫謐曾估計為二十五年,裘衛(wèi)簋可能作于共王末年,盉和鼎作于懿王初年。從簋的銘文可知,裘衛(wèi)是從共王二十七年接受王的冊命的,他的主要活動是在懿王時期……衛(wèi)盉記載的這宗土地交易,發(fā)生于周懿王三年?!?/p> 三年三月既生霸壬寅:《夏商周斷代工程》定為公元前920年3月13日,一家之言。 爯:讀為“偁”?!墩f文解字》曰:“偁,揚也。從人爯聲?!薄稄V雅·釋詁》:“偁,舉也。”典籍通作“稱”?!渡袝つ潦摹罚骸胺Q爾戈,比爾干,立爾矛?!?/p> 旂:周王的大常,王的旗幟。《說文解字》曰:“旂,旗有眾鈴,以令眾也。從?斤聲?!薄墩f文》段注云:“《爾雅》曰:有鈴曰旂。《司常職》曰:交龍為旂?!嫿积堄谡?,一升一降,象諸侯升朝下復也。《周頌》曰:龍旂陽陽,和鈴央央。傳云:鈴在旂上……”《儀禮·覲禮》:“天子載大旂,象日月,升龍降龍?!弊ⅲ骸按髷?,大常也?!?/p> 爯旂:即建樹旗幟?!吨芏Y·春官·司常》:“王建大常,諸侯建旂,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 豐:周文王所都,在今長安縣澧水西岸馬王鎮(zhèn)及其周圍地區(qū)。 矩:國族名,地望不詳。矩伯,矩國諸侯,在周王朝作卿士。 庶人:徒役。 堇章:即“瑾璋”,見于“頌鼎”和“膳夫山鼎”,是朝王時應(yīng)用的禮玉?!绊灦Α便懳挠小胺慈胼勒隆?。郭沫若云:“'反入堇章’當讀為'返納瑾璋’。蓋周世王臣受王冊命之后,于天子之有司有納瑾報璧之禮。”(《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書店籍出版社1999年7月,下冊73頁)。璋是用玉做的,必須與貴重的皮幣相結(jié)合,《周禮·小行人》:“璋以皮?!弊ⅲ骸捌?,虎豹皮也。”因此,矩伯要從掌握皮裘的裘衛(wèi)手里交換這種東西。 裘:本義是皮衣,在銘文中用作官名?!墩f文解字》曰:“裘,皮衣也。從衣求聲。一曰象形,與衰同意。凡裘之屬皆從裘。求,古文省衣。”《周禮·天官冢宰》載有“司裘”一職。司裘的職務(wù)是“掌為大裘,以共(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獻功裘,以待項賜?!舶钪な抡浦!彼爵玫膶俟儆姓破ぃ破さ穆殑?wù)是:“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遂以式法頒皮革于百工;共(供)其毳毛為氈,以待邦事。”裘衛(wèi),是西周中后期一名掌管皮裘生產(chǎn)的小官。 ![]() 李學勤《試論董家村青銅器群》(《文物》1976年第6期;《新出青銅器研究》)認為“董家村銅器群從其形制和紋飾考察,應(yīng)分屬于西周中、晚兩個時期,是屬于一個家族不同世代的器物。銘文中的器主,裘衛(wèi)是最早的一代……時代最晚的是榮有司爯。這個家族,我們試稱之為裘衛(wèi)家族?!睆摹皹s有司爯鬲”銘文內(nèi)容來看,裘衛(wèi)家族應(yīng)該是嬴姓的。 才:或讀作裁,或讀作在,或讀作值,或讀作戴,或讀作財。 賈:商賈,交易。 舍:給予,施予。 或:又。 赤虎兩:兩張赤色老虎皮。 麀(yōu):《說文解字》曰:“麀,牝鹿也。從鹿,從牝省?!?/p> 韐(gé):禮服蔽膝,一般在祭祀時穿。 彘:讀作“矢”,《爾雅·釋詁》:“矢,陳也”,敘述義。 參有司:即三有司:司徒、司馬、司空。 司徒主要管理土地、農(nóng)業(yè)、藉田、虞、牧等農(nóng)副業(yè); 司馬主要掌管軍政、軍賦等; 司空掌管土木工程,兼管地政。 受:讀作“授”。 衛(wèi):指裘衛(wè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