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真是巧,簡直就是歷史留給我的重任,讓我來發現這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前天,我有幸認識了龔德育前輩,他給我送了三本書做為見面禮。其中一本是《澧州六百年史述補遺》,我花了二天時間看完了,其中有一條信息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全段摘抄如下: 708(這是編號),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后,周恩來、郭沫若先后于26日、29日先后繞道澧縣去長沙。周恩來白崇禧26日受到澧縣縣政府招待,宿于縣署。郭沫若29日住宿在城外一座雞茅店中。(摘自《洪波曲》P150——P195) (郭沫若) 【喬補:《洪波曲》是郭沫若寫的作品,追憶了他1937年在國民黨管制區抗日戰爭的一段經歷,以音樂家張曙在桂林犧牲作結。張曙曾有歌頌抗戰的著名歌曲《洪波曲》,本書題名即由此來,意在紀念為國捐軀的戰友。(引自百度百科)】 看到這條信息,我特別高興,雖然總共只有71個字,信息量卻很大,遺憾的是缺少必要的細節。我可以整理這條信息: 一、周總理過澧縣的起因是:抗日戰爭時期武漢淪陷,要去長沙。 二、時間說得非常清晰1938年10月26日。(郭沫若同志自己親身的經歷,時間應該是對的。) 三、一同的人:白崇禧。(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回族,廣西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山尾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譽為“小諸葛”。軍閥新桂系代表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 北伐戰爭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后和蔣介石及其它地方勢力多次開戰。抗日戰爭爆發后,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曾獲青天白日勛章、抗戰勝利勛章、英國巴士武士勛章等。 白崇禧在抗日戰爭勝利后,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解放軍解放中國大陸后,白崇禧逃往臺灣,1966年逝于臺北。) 郭老的回憶,當然要相信。然而,細節呢,細節呢。我很想知道周恩來總理經過澧州的細節。 郭沫若同志的《洪波曲》記載太簡單了,我忽然想起一個人,還有他的一本書——沈醉——《人鬼之間》。(《人鬼之間》是沈醉八十歲所寫,1993年出版。他遵照周總理當面的指示:搞文史工作的,一定要寫親歷、親見、親聞的材料。可見可信度很高。) (沈醉) 【喬補:沈醉(1914年6月3日—1996年3月18日),字叔逸,湖南湘潭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長期服務于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深得軍統長官戴笠的信任。在軍統局素以年紀小、資格老而著稱。代表作:《我所知道的戴笠》、《我的特務生涯》、《人鬼之間》。 先后擔任少校行動組長、稽查處上校處長、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國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長、中華民國國防部少將專員、云南專員公署主任、中將游擊司令。 1949年12月9日被盧漢扣押,參加云南起義,后協助盧漢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數國民黨人員。1960年11月2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特赦,任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1981年11月起,歷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沈醉與陳恭澍、趙理君、王天木并稱四大金剛,與周養浩、徐遠舉并稱軍統三劍客。“沈醉身為軍統局高層人物,但身上幾乎沒有沾染官場的惡習,如打牌、抽煙、喝酒、貪污受賄、玩女人等等,這在當時官場上是罕見的。——魏斐德評”(引自百度百科)】 沈醉在《人鬼之間》的《“花花公子”的晚節》中很詳細的描寫了周總理秘密經過澧州的情況: 唐生明(唐生智的弟弟),湖南省東安人。【喬補:唐生明(1906年10月10日——1987年10月24日)字季澧,湖南省東安縣人,國民黨中將。1926年畢業于黃埔軍校四期,1930年任第四集團軍第八軍副軍長、代理軍長。 1931年任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935年任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謀。抗日戰爭初期,任長沙警備司令部副司令、代理司令。1938年春調離長沙,與常德、桃源警備司令酆悌對調。 曾任長沙警備區代理司令,常桃警備區司令,國民黨中將參軍等職。在抗戰期間奉蔣介石之命打入汪偽政府內部臥底,并在解放戰爭末期掩護共產黨地下活動,使湖南和平解放。唐生明是一個性情中人,解放后文革時期遭到迫害,粉碎四人幫后被恢復政協委員原職。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1987年病逝于北京。 (引自百度百科)】 (唐生明與周總理的合影) (唐生明) 沈醉和唐生明的關系非常好,有五十多的年的交往。以下是沈醉的原文: 1938年初,他(指唐生明)從長沙警備副司令、代司令,與常德警備司令兼第二行政區保安司令酆悌對調到了常德,我在軍統局臨澧特別訓練班當教官,便常去常德看望他…… 我記得有過一件這樣的事:有天我接到常德汽車站檢查所長的電話,說一早上唐司令親自開車帶兩名衛士到了檢查站,坐也不坐一下,便站在檢查站停車檢查的公路上,不知道要做什么?我立即趕去,只見他軍服整齊地站在停車受檢的欄桿前,朝長沙方向的來車張望。我跑過去問他有什么事,我可以代辦,請他去檢查站休息。他只搖搖手,叫我不要站在他身邊,我便去和檢查所的人說話,都猜不出司令官來有什么事。 不一會兒,從長沙方向開來一輛黑色的小車,正準備停車受檢,他上前一看,馬上向車內的人敬了一個軍禮之后,便把手一揚,叫檢查站人員把欄桿高舉,讓汽車通過。車內的人也沒有下車,什么手續也沒辦,就向桃源方向駛去。唐生明也立即跳上車尾隨著走了,我便打電話到汽車檢查所,說司令陪送客人經桃源里,千萬不能讓停車,要隨到隨放行,打完電話,我就等在檢查所,直等到唐開車回來,他便邀我去他家,坐下之后,我才問:“剛才是送誰走?” 他狠狠地吸了兩口煙才反問我:“你猜猜是送誰走?” 我搖搖頭,心想許多人都說他是直腸子存不住話,怎么今天卻把這樣一件事保密到這種程度,他見我沒有猜出來,才用得意的口吻說:“我剛才護送出境的是周恩來。” 我立即問他:“是不是共產黨副主席和政治部副部長?” 他連連點頭,我當時真有點驚異,一位共產黨副主席兼軍委會政治部副部長(當時周恩來兼國民黨軍委政治部上將副部長)打從我管轄的地區經過,我事前毫無所知,連登記一下都沒有,我怎么向軍統局作交代? 他看到我在思忖,也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告訴我,他是接到長沙朋友的電話,知道周恩來要從長沙乘車經常德、沅陵去重慶,所以親自護送他出境,……他說周是他在黃埔軍校的老師…… ……我從他家中出來,立即用加急密電向戴笠和軍統報告:說唐生明護送周恩來過境,事前不告訴我……。戴笠可能比我更知道唐的為人,沒有給我回電,只有軍統回電指示我:“繼續注意,隨時電告。”(以上摘抄自《人鬼之間》P6-P7) 我大量引用沈醉的原話,然后整理一下。 一、時間:1938年,可惜日期不詳。這和《洪波曲》記載的年份相同。 二、陪同人:不明,唐生明親自護送周總理從長沙到常德過臨澧(沈醉在那里)經桃源、沅陵去重慶。這一次只是秘密經過,連軍統特務沈醉都不知道。 (敬愛的周總理) 綜上所述,總結郭沫若和沈醉的記述,周恩來總理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兩次秘密經過澧州。第一次1938年10月26日,而且受到了縣政府的招待。第二次是秘密經過澧州去重慶,連軍統特務也不知道。周恩來總理革命時期秘密經過澧州,這是澧縣革命史上光輝的一筆,必將永遠載入史冊。 (敬愛的周總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