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前,賀龍在彭山改名 和平 “我賀龍就是一個澧州人”。 賀龍,原名賀文常,1896年3月22日誕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個農民家庭。 1916年七月下旬,澧州鎮守使王正雅派出4營兵力,從桑植縣巖口、潭口、老鴉口三路進兵大庸,妄圖吃掉護國軍。雙方決戰3晝夜,王部一營在屈家坊將護國軍團長房屋燒毀,賀龍領導的護國軍為避百姓遭殃,主動撤離庸城,在慈庸交界的溪口再戰兩晝夜,北軍敗退澧州。 8月底,湖南督軍府指令湘軍第四師師長陳復初,并派常澧副鎮守使卿衡,以裁軍節支為名,將羅劍仇、賀龍所指揮的護國軍,在桃源一線收編后遣散。羅劍仇調省,以護國軍領袖的地位安排為督軍府顧問,賀龍為督軍府咨議員。 9月10日,省會革命黨人程潛、覃振、林支宇、羅邁(李維漢)、林伯渠、羅劍仇等人發起,在長沙舉行追悼武昌起義總指揮蔣翊武大會,賀龍隨廖湘蕓出席。 是月,作為中華革命黨在湖南的外圍組織,湖南成立正誼社,并決定開展“攻譚(延闿)、殺趙(恒惕)、滅梅(植根)”的政治斗爭。賀龍是奉命執行這一任務的主要人物。 那時時興桃園三結義,十一月三十日,賀龍來到澧州彭山思王祠拜關帝廟。看見關帝廟有副對聯: “趙子龍師臥龍龍兄兄弟,張翼德尊玄德德君德臣。” 橫額:“關公在此”。 對聯當中5個人他最尊崇和立志效法的就是趙子龍,他思想已久,龍行天下,我賀文常賀鎮南賀云卿何不改為賀龍? 當天晚上他就和北伐名將林德軒等人來彭山之陰林修梅家聚會,要求改名。大家看見他雄心頂天,壯志駕云,全體革命黨人都說,那以后就都叫你賀龍。 于是,在五人的見證下,賀文常的名字就改成了賀龍。 賀龍,這個聲震寰宇的名字,他是“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人民解放軍重要的創始人,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17年——1935年,賀龍在澧縣做了許多革命工作。1920年,參加建國川軍熊克武部隊進入澧縣。1925年任鎮守使。1927年在澧縣創辦軍官教育團。1928年率紅軍進襲王家廠。 1932年從洪湖南下澧縣、津市、臨澧。1935年攻占澧縣縣城,參加紅軍的,按《紅旗飄飄》《星火燎原》中老同志的回憶,達7000人。之間,他多次進入澧縣地區,做了許多革命工作,與澧縣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多次說“我賀龍就是一個澧州人。” 1923年11月,孫中山委任賀龍為四川討賊軍第一混成旅旅長。 1924年11月30日,津澧各商店懸旗,歡迎賀龍先頭部隊入城。 12月1日,賀龍進抵津市。 12月2日,澧縣軍民歡迎賀旅長入城。賀龍身著便衣,態度極為雍容。旅司令部設在澧州文廟。澧縣前任知事唐沉智出走。賀龍委任參謀長王操如代理澧縣知事。接著,開辦隨營軍官學校。12月4日,下令解散軍紀不嚴的張定國第五梯隊,并發出安民告示。12月7日,親率衛隊視察津澧民情,隨后下令免除12種苛捐雜稅。12月24日,賀龍召開軍事教育會議,決定開辦軍官教導團。12月31日,賀龍在澧縣召開各公法團體代表會議。 1925年1月1日,通令津市各機關放假一天,軍隊停操一日,學校休課一日,慶祝元旦。1月10日,軍官教導團(地址設在今澧縣一中)開學,培訓營以下軍官。教導團分軍官、軍士兩個教導大隊,3個月一期,每期培訓300人。賀龍在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激勵學員精練深造,簡練揣摩,努力前進,將來為國奮斗,消除內憂外患。 2月7日,澧縣城內發生火災,賀龍親往災區視察,為災民各發寒衣一套、銅錢五串。 2月12日,廣州大元帥府孫中山下令任命賀龍為建國川軍第一師師長。同日,賀龍決定將澧縣中學改稱澧陽學校,分設高小、中學、師范三部,由賀龍兼任名譽校長,其妻黃慧蕓(畫家)任校長。 2月27日,賀龍率衛隊一營、手槍隊一連由澧縣移防津市。澧州由建國川軍第二軍軍長湯子模接防。 賀龍為加強軍紀,重申《巡查守則》8條,對酗酒鬧事、與百姓發生爭吵、聚眾賭博、調戲婦女者予以嚴懲。 3月12日,因孫中山先生逝世,下令所部停止操練和辦公一月,降半旗三日志哀。 3月19日,重點整頓部隊鬧娼宿妓的不文明行為。 4月初,護國川軍總司令熊克武令二軍湯子模由澧州調赴臨澧,賀龍部仍返澧州。澧州商民熱烈歡迎賀部入城。 4月中旬,受湘軍進逼,川軍轉戰退出湖南,賀龍三次通電歸湘。4月15日,湖南省長趙恒惕委任賀龍為澧州鎮守使。賀龍當天通電就任。 5月下旬,澧州大旱,地方豪紳囤積居奇,有糧不賣,糧價飛漲,饑民遍野。賀龍急令所屬各縣,開倉濟民。并在澧縣城內搭起賑濟臺給饑民發糧,還派部隊去蔣家坡土屋和王家廠“吃大戶”。 6月8日,澧縣城火災,燒毀100余戶。賀龍選派得力部隊前去救災。 7月1日,以津市貧民工廠經費困難,即令軍事檢查所長賀興五將捐款撥交工廠。 7月3日,向湖南省政府電告澧州災情。 7月5日,電告駐省辦事處嚴仁珊秘書長,通過長沙中國銀行向上海青滬慘案失業工人捐款3000元大洋。 7月29日,以澧州鎮守使名義發布《清鄉治匪布告》。 湖南省長趙恒惕的夫人擔任湖南財政司司長,要求向津市直接委派稅務局長,遭到賀龍拒絕。趙恒惕因此要求賀龍交出澧縣、臨澧、慈利、石門4縣,并相繼派兵向澧州進逼。 10月,賀龍被迫率部離開澧州。 1926年,賀龍率部參加國民革命軍。 7月16日,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北伐軍中路前敵總指揮唐生智委任賀龍為所屬第八軍第六師師長,駐守常德。在共產黨人周逸群等人協助下,在常德開辦政治講習所,為部隊培養骨干800多我。 8月,賀龍率部從常德北進,先后攻克臨澧、澧縣,受到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通電嘉獎。 9月2日,賀龍從石門抵達澧縣,受到國共合作的縣黨部和民眾熱烈歡迎。 在澧州,賀龍繼續開辦政治講習所。 9月12日,賀龍在澧州召集全師軍官講話,動員進攻荊沙,會師武漢。賀龍在講話中強調,我軍一切供給均系人民血汗,對人民應特別愛護。會后,澧縣民眾為北伐軍交米5千擔。 9月13日,賀龍部北伐軍先遣隊第一旅第七團在澧縣順林驛與敵軍發生交火,分進合擊,長驅北進,次日占領公安。9月21日,賀部激戰五日渡江攻取荊州、沙市,賀部旅長賀敦武在激戰中犧牲。 12月,賀部先后攻占松滋、宜昌。澧縣民眾為慶祝賀龍部隊北伐勝利,在賀部出師北伐的澧縣文廟張貼對聯:“揚子江頭傳戰績,多安橋上送春歸。” 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賀龍率部與周恩來、朱德、葉挺等人參加震驚全國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1928年1月,中共湘西北特委在上海成立,郭亮任書記(后由周逸群任書記),賀龍、周逸群、柳直荀、徐特立為委員。 2月下旬,賀龍、周逸群率盧冬生、賀錦齋等人返回湘西北開展革命斗爭。途經津市,在津市正大洋油行住宿兩夜。 2月底,賀龍在澧縣彭山思王祠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澧縣、安鄉、臨澧、石門、公安等縣的中共地下黨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7月,以賀龍為首的中共湘西前敵委員會成立,隨后組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通稱紅四軍),賀龍任軍長。 紅四軍在石門、澧縣、松滋邊界游擊80余天。澧縣西七區組織了屬紅四軍的一支70多人的游擊隊,在探兒峪、花前嶺與區團防隊激戰,趕走了團防隊。 9月4日,賀龍率紅四軍日益兼程,急行軍180華里,于5日晨突襲澧縣王家廠團防隊,取得勝利。6日,紅軍在王家廠召開民眾大會,師長賀錦齋講話,宣傳黨的政策,發動窮人參加紅軍,建立紅色區域。會后,紅軍殺了3個土豪劣紳和5個征收員,將沒收的財物發給貧苦農民。當日,紅四軍派出一支隊伍,突襲大堰當鎮保商團,殺敵3人,繳獲長短槍30余枝。 1929年5-8月,賀龍領導紅四軍,游擊在五峰、桑植、石門、松滋、澧縣邊界地區。駐在澧縣甘溪灘、火連坡(金山)、閘口一帶的紅軍,領導窮人“吃大戶”,分田地。 1930年3月,紅四軍轉戰松滋、石門、澧縣邊界,并駐澧縣王家廠、大堰當地區。紅軍在澧縣、石門交界的土地埡與羅效之團防隊激戰7小時,俘敵80余人,繳槍百余枝,羅效之中彈逃跑。 5月,紅四軍進入澧縣鹽井鎮,擊潰追敵戴斗垣一個營,俘敵數十人,繳槍50余枝,爾后開往澧縣閘口整休。 7月,賀龍領導的紅四軍(后改稱紅二軍)與周逸群領導的紅六軍在湖北公安縣斗湖堤會師,正式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賀龍任軍團總指揮。 11月-12月,紅二軍團為支援紅一、三軍團進攻長沙,曾兩次圍困澧縣城,占領津市及澧縣所有村鎮,軍團部設在營盤崗,前線指揮部設在距縣城3華里的文良制,后移澧東的東田堰。 1933年8月,澧縣保安團歐陽海甸部、羅效之部與國民黨六十二師調兵遣將,圖謀夾擊紅軍。9月,紅七師由湖北西齋挺進澧縣,途經古城崗(今澧縣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公園)、蘆茅崗、甘溪灘等地,沿途打富濟貧,宣傳革命道理,擴大紅軍隊伍,打擊反動武裝,后轉戰茅坪。這一年,賀龍在上海的家屬被反動派抓進巡捕房,賀龍的大姐賀民英、二姐賀五妹、妹妹賀絨姑先后在鶴峰等地對敵戰斗中犧牲。 1934年,賀龍率紅二軍團回師湘西北地區,先后轉戰澧縣、石門、臨澧、桃源、常德等地,取得了一系列軍事上的勝利。 1935年遵義會議后,賀龍、任弼時等領導紅二、六軍團建立了湘鄂川黔邊蘇區,成立了以任弼時為書記的省委,賀龍任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和軍委分會主席,兼省軍區司令員。 8月,紅軍攻占澧縣城,解放了洞庭湖以西的廣大地區。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王震、李達等紅二、六軍團首長在澧縣城內合影留念。澧縣女師組織隊伍迎接紅軍,慶祝勝利,賀龍再次來到澧縣。 可以說,賀龍的一生是跟澧縣分不開的,與彭山緊密相連。賀龍讓澧縣成為紅色革命老區,澧縣這方熱土也成就了賀龍的偉大。 總之,賀龍在澧縣的豐功偉績是永遠記載在人民的心中,他是永遠值得澧縣人民紀念和尊敬的! 在共和國70華誕之際,澧縣人民想念他,澧州人民懷念他,全中國、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敬仰他。 彭山景區位于湖南省澧縣澧南鎮境內,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森林康養試點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景區由森林康養公園、濕地科普公園、城頭山地質公園和有機農業基地、花卉園藝基地組成,擁彭山之勝,攬九澧之秀,具有得天獨厚的休閑、旅游、生態、康養資源,1000畝濕地、2000畝水域、3000畝山林,連片山林3萬多畝,可謂集山、水、洲之大成,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山水畫卷。 這個彭山,還要賦予她一個響亮的名字,因為賀龍,她也是革命火種發源地之一——“紅色彭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