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 浪 ![]() 婚 俗 ![]() ![]() (二) 四、對相 男女雙方同意婚約,則選定好日子(或者選雙日子)對相。男方由媒人陪同到女方家,人數一般是雙數,寓意好事成雙。去時要帶上二十個紅心黃饅頭,饅頭要點上紅色雙點花;帶一塊豬肉“方子”(現在一般是整只羊);拜匣內放首飾、化妝品、繡球或花;定婚衣服鞋襪,四色禮(米肉煙酒),禮金(前期已商定的彩禮)。還要帶一對紅燭,紅包無數(其中幾個紅包內錢數是商定好的,其它紅包內錢數隨意,根據實力而定,一般不超過10元)。所有物品都要用紅色絲線束好。現在都流行給女孩、丈母娘鮮花。對相儀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雙方主事人在女方家的香案前上香、化表(在案前燒黃色紙張)、磕頭。男孩女孩交換買好的首飾等禮物,上香、化表、磕頭 。接下來女方家招待客人,男孩女孩及雙方主事人給來賓敬酒。此時男孩開始改口叫女孩父母為“爸媽” ,其他親戚則隨女孩叫即可。 對相結束,男方返回時,女方要在拜匣內放酵頭子(發面團),取“發家致富”之意;青線綠線各一縷、頭發一縷,取“和睦相親,真正愛你之意”;耙齒子,取“霸家”之意——女孩過日子勤快,善于理家;核桃、棗子各四個,紅心饅頭六個,男式衣服鞋帽襪子一套。還要在男方家帶來的酒瓶中裝上米面(男方家會帶2瓶上好的酒,在招待客人時首先要喝完這酒),取為男方“添米添面”之意。 現代男女對相除去必要的上香、化表、磕頭外,還要請司儀、攝像,儀式中加入宣誓、書寫婚約等。儀式感很強。 五、補禮 現在補禮這個程序和儀式已逐步取消,彩禮往往一次性商定,沒必要再送一次禮金。 六、出嫁 女子出嫁時,要貼紅對聯,宴請親朋鄰居。親朋則具禮赴宴,帶來的禮物舊時叫“添箱禮”,或衣料,或臉盆、鏡子、飯碗、現金等。姑娘出嫁要擺宴席招待親朋,還要由女方的親戚陪送到男方家,這些陪送的客人叫“西客”。“西客”多少無定,古浪鎮、定寧鎮最多兩席,也就是十六個人(現在一席十人),當西客的全是女方的至親。土門、大靖的西客可多到幾十人。定寧以南地區的西客到男方家晚上要留宿,第二天招待后才送客。大靖、土門的西客則當日送回。“西客”是這天男方家最尊貴的客人,都有專門的東家主陪(主陪東家都是男方家頭面人物或能吃能喝能說的人)。好酒好煙好吃好喝專人伺候。 七、娶親 娶親是男方操辦婚事的過程。四色禮(米面肉酒)、婚裝、避忌單、二十個紅心饅頭、娶親奶奶,請客人員娶單送雙。娶親奶奶隨身攜帶包袱,新娘子不換衣服時不離手。新娘換裝開始,娶親奶奶和送親奶奶負責新娘的梳妝打扮,從內到外全部換新,還要佩帶首飾等。盤頭、化妝等提前已經完成。接下來由請客的主事要與女方父母上香、化表、磕頭,儀式前要將所帶的饅頭一一獻到桌子上。接著新郎新娘上香磕頭。最后新娘父母將再次對女兒叮囑一番,主要是祝福和囑咐女兒孝敬公婆、愛丈夫、愛家等等貼心話,還要叮囑女婿一番。時間到,新娘由自家哥哥抱轎上車。出門時隨身帶兩個饅頭,兩雙紅筷子,兩個碗,一盞燈,一面鏡子。西客帶箱子其他嫁妝。娶親人走后糊窗戶(粉紅紙)、裝枕頭內放核桃棗子,床單下放核桃棗子。娶親使用的交通工具,舊時一般新娘騎馬或坐轎。現在都是清一色豪車。娶親其間還有很多玩鬧環節,比如藏新娘用品、堵門要紅包、競猜等,都是烘托熱鬧氣氛。 ![]() (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