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云:“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贝搜匀缃鹗瘮S地,道破天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苛責人力,而在于順應時勢、借力而行。人生亦如戰場,單憑自律苦修猶如逆水行舟,終究難敵人性深潭中的暗流涌動。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智者當效法自然,將自己托付于有利之境,假乾坤之力雕琢自身。 若欲成搏擊長空之雄鷹,豈能久困于矮檐雞塒?若欲作參天凌云之巨木,安可委身于蓬蒿灌木?環境乃無形之匠人,于無聲處重塑靈魂的形態。昔孟母三遷,非其子性劣,乃深諳芝蘭之室與鮑魚之肆的造化之妙。當我們主動擇良壤而棲,便是以空間換時間,讓環境的磅礴之力為我們完成那本需耗盡意志的苦修。此非取巧之道,實為順應天道的大智慧。 然世路風濤險峻,人生焉能永駐坦途?風雨瀟瀟是天地常態,跋涉其間乃生命本真。唯有在疾風驟雨中仍保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兼程之態,在電閃雷鳴間堅守“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無阻之心,方能在無常世界中尋得永恒支點。須知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山至高處自有祥云環繞,水至深處必現明珠輝光。 天地輪回自有其道,四季更迭皆含玄機。當我們行至水窮處,當記云起有時;當嘗盡余味苦澀,應信回甘可期。這并非盲目的樂觀,而是洞悉萬物運行規律后的豁達。猶如《易經》所言“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黑暗盡頭必蘊曙光,寒冬過后必有陽春。 擇勢而立,借境而生,持心以恒,信天而行——此四者實為人生破局之要義。當我們不再與人性角力,而是與天地共舞,便會發現:那些曾以為需要咬牙堅持的,已在春風化雨中自然成就;那些看似無法逾越的,終成回首時的云淡風輕。萬物皆在流轉中達成平衡,生命則在順應與堅持的辯證中,綻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 |
|
來自: 碧海藍天kx32di > 《?成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