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品輯錄 ![]() 甲辰春夜游秦淮河二首 作者/劉先森 十里凌波游畫舫,夢回貢院讀書郎。 烏衣王謝巷猶在,可及東坡筑雪堂? 二 烏蓬桃葉渡頭影,才子佳人半掩妝。 最是媚香樓一扇,秦淮八艷韻綿長。 向天涯 作者/王曰敏 煙霧茫茫繞嶺峰,清泉映日水淙淙。 云端雁隊隨風遠,望斷天涯無影蹤。 書法早課逢雨 作者/馬清新 不輟臨池晨練功,銀鉤鐵畫疾生風。 點如墜石崩云裂,落筆驚雷聽雨聲。 ![]() 賀省文促會詩詞曲賦專委會在齊齊哈爾農場掛牌 作者/楊再利 鶴鳴蘆蕩譜華章,云起龍城接曙光。 曲賦詩詞歌不盡,金風玉露韻寒疆。 癸卯秋名山島晤詩友旋別 作者/宋寶玉 數載神交網絡中,界江約看水天清。 云箋未展詩先債,卻似相逢又未逢。 題《一片葉》 作者/劉育生(廈門) 枝頭逐漸褪青顏,天賜黃袍玳瑁斑。 一葉紅塵心未死,紅塵渡劫越重山。 星夜書懷? 作者/濤聲依舊 流螢提燈照晚汀,星河垂浪洗空青。 拾來云片裁成信,風過千山帶歸音。 ![]() 武家河秋晨 作者/甘肅天水/羅武第 玉帶纏腰霧籠中,白云升起望飛鴻。 林煙染翠村如畫,疑是人間碧落宮。 秋老虎 作者/吳國榮(上海) 日烤籠蒸體貌傷,個秋老虎太兇狂。 天公若借三分力,必傚山東武二郎。 秋夜 作者/鐘森 入夜登樓望昊穹,長空萬里月朦朧。 獨憐千里家山遠,一縷秋思繞夢中。 收獲二荊條 作者/濤聲依舊 錦灣喜栽二壟椒,利妹勤澆細松苗。 今朝擷得青五枚,汗透衣輕笑自飄。 ![]() 野菊花 作者/余慶(浙江) 遍野金英含露新,風霜作伴月為鄰。 何須桃李爭春色,獨抱幽香不染塵。 詠河套平原 作者/何盛弟(甘肅) 陰山環抱翠相連,千里平原美譽傳。 風過田疇香暗度,金波翻涌又豐年。 無題 作者/三星 梧葉蕭疏已入秋,寒煙浸月僻鄉幽。 千山寂寞詩魂蕩,風卷殘云萬事休。 七夕感懷 作者/韓兆峰(吉林) 千年鵲駕守今宵,此夜星河浪應消。 若使人心澄似水,何須歲歲盼仙橋。 ![]() 送孫歸京 作者/伍家衛(甘肅) 煩愁何事惹心扉?期滿孫童今日歸。 稚語膝前欣老客,每逢辭別總依依。 夏新界巨型稻 作者/劉志廣 攻堅十載破千斤,兩米株高萬畝耘。 禾下乘涼夢圓了,遙聽袁老撫欣欣。 詠流螢 作者/藺學倫(甘肅) 銀河盜飲墜塵襟,腐草身藏萬斛金。 燃盡清光星欲睡,人間掌上捧天心。 南贛地之第一場秋雨 作者/劉瑞麟(江西贛州) 一場秋雨送涼還,晚上身舒電器關。 皆贊天爺能辦事,輕松驅暑盡人歡。 ![]() 落霞 作者/金嗣水 夕照清溪幻色流,丹霞散綺醉吟眸。 齊飛孤鶩不知處,缺月穿云罩野秋。 蘆花 作者/朦朧 一坡蘆雪舞翩翩,絮影輕黏落鬢前。 長發牽風思未歇,斜陽盡處盼君還。 8月31號上海高溫破紀錄 作者/應偉忠(上海) 申城酷暑連旬久,破紀高溫廿五天。 今日驚雷隨驟雨,猶傳熱浪續新篇。 霜掛莠花 作者/孔祥忠 纖莖宛轉綴晶珠,未染浮塵韻自殊。 莫嘆身微姿色淺,一朝霜掛勝瓊奴。 ![]() 民生話題 作者/李慶林 衣食住行黎庶牽,事關天下國家安。 共同富裕人民喜,少數豪紳卻不歡。 喜降秋雨 作者/朱德興(上海) 電掣雷轟驚宇穹,雨傾如瀑霧煙蒙。 暑威盡散心懷暢,旱魃潛消稼穡蔥。 秋日抒懷 作者/文梅(安徽) 云箋雨墨繪秋光,遍野嘉禾涌燦黃。 莫道西風凋碧樹,且邀山月續陶章。 翁嫗過七夕 作者/童心 不送玫瑰不送詩,只當七夕是平時。 白頭牽手蹣跚走,自有青山綠水知。 ![]() 一夏近半年 作者/胡永平 春分始到秋分止,暑夏趨來年半侈。 剩歲匆忙三季微,天宮是否挪移矢。 開學 作者/高喜文(山西) 一聲道別急回頭,唯恐孫知淚濕眸。 此局心寒誰個設,孤身小院若魂丟。 鏡泊石海 作者/劉勇 渣狀熔巖匯一方,深翻如土褐蒼蒼。 拋荒萬古壯肥地,只種滄桑不種糧。 出伏 作者/鄭樂群(黑龍江) 西嶺風吹暑氣收,梧桐落葉報新秋, 夜來涼意心愉悅,因覺清歡解熱愁。 ![]() 題《枯木一果圖》 作者/張麗輝(湖南) 大漠沙洲萬里黃,凄寥枯樹證滄桑。 唯懸一果添顏色,妙筆點睛全畫芳。 故鄉行 作者/趙永衡 清早驅車覓舊痕,誰知不見小鄉村。 良田改造連成片,告誡兒孫記住根。 觀威海海市蜃樓 作者/金永波 一屏海市霧云顏,可惜蜃樓于瞬間。 舉目長空追闕影,高天玉宇壯人寰。 憶小學某六一節被選送縣廣播站朗誦詩歌 作者/程接新 憶拾話筒初播前,兒歌欲誦怯還鮮。 清純字句如珠露,猶蘸童心寫自然。 ![]() 絲綢之路 作者/陳天培 長安古道馬蹄揚,華夏絲綢飄異方。 強盛漢唐商貿遠,千年一路著輝煌。 秋韻 作者/張曉東 金風送爽稻香飄,碩果枝頭掛滿梢。 景瑞豐年添喜慶,昌榮盛世話今朝。 薔薇花 作者/蘭芳慧雅 薔薇自顧綻樓臺,不與桃花一季開。 紅粉黃藍佳色艷,聞香醉筆孕詩胎。 情散 作者/五彩田園 網海初逢逸興長,怎堪緣盡惹離傷。 屏間私語隨風逝,唯剩幽思繞夢鄉。 ![]() 八百壯士 作者/蘇貴全 四庫成墻燃怒火,殘陽如血染江紅。 疾書絕筆曾噙淚,悲壯吟歌史冊驚。 仲夏 作者/牛崇輝(山西) 小滿才過三四朝,尋香偏逐柳絲搖。 遙瞻碧苑浮清影,卻是蜂兒抱卉腰。 黃牛 作者/湯建農 不辭勞苦久耕田。人走后頭它走先。 早晚欄中吞草料。老來還受火鍋煎。 半山聽雨 作者/荒石(陜西) 茶酒相隨坐案臺,寧心飲看雨風來。 紅塵棄老非吾地,落葉隨詩入客懷。 ![]() 秋夜 作者/王進甫 酷暑隱藏秋夜涼,草叢蟋蟀奏琴忙。 風柔氣爽人舒寐,皎潔月光天灑霜。 禮贊橫溝橋鎮文化站原站長劉平 作者/李應雄(湖北咸寧) 數塊金牌滿苑花,四十歲月弄風華。 英雄順勢造時事,一個劉平實干家。 薄暮吟懷 (步韻唐·白居易《暮江吟》) 作者/黃葉樹 夕陽燦爛映湖中,水面周圍一片紅。 清靜孟秋初九夜,蒼穹弦月似彎弓。 ![]() 步韻和桂芬詩友:詠桂芬 作者/彭廣文(長春) 桂女才情如此嬌,和詩韻律似仙韶。 詞言閃爍靈魂美,一片冰心樂夕朝。 【桂芬原玉】羨彭園 作者/陳桂芬 秋至彭園景色嬌,繁英簇簇勝春韶。 眼迷萬紫千紅處,錯把霜時當暖朝。 靈感電感 作者/陳壽章(重慶) 晨登絕巘倚蒼松,羽客凌云幸再逢。 去住無心誰馭鶴,豪吟飛落勢如龍。 白鶴教授《致一棵松樹》附原玉: 前身應是此林松,緣共婁山崖畔逢。 感慨重來吾似鶴,羨君依舊勢如龍。 ![]() 爆竹吟(二首) 作者/張宜武 一 兄弟整齊成隊排,紅裳衣著善良懷。 燃燒引火沖天響,喜慶臨場獻賀來。 二 獻身塵世歷千年,曾幾何時禁引燃。 春節來臨無可忍,民心順意接春還。 公園晨練短笛 作者/金夜(蘭州) 其一 濃蔭掩映唱新歌,芳草萋萋泛綠波。 依舊風光忙鍛煉,騰歡火熱暖心窩。 其二 門口湯池熱氣呈,高歌嫻舞盡歡騰。 習拳飛毽新繩繞,健走川流無駐停。 ![]() 貌美如花 作者/張艷朝 貌樣清新話語柔,美成好事漾紅羞。 如家暖意心中悅,花綻芳氤愛永留。 追問晚風 作者/張艷朝 追尋夢想幾杯醇,問路回鄉稚笑純。 晚靜漁燈歌隱約,風華指縫寫文新。 古今傳說 作者/張艷朝 古圣仁賢實學才,今天盛景客賓來。 傳經祖訓興華夏,說話如流演藝臺。 青春芬芳 作者/張艷朝 青松傲立骨風留,春駐嬌姿臉上羞。 芬蕙幽深洋靜美,芳齡不問月光柔。 ![]() 秋詞五首 作者/王玉孚吉林 其一 新秋忽到野人家,細雨斜風見菊花。 老病難禁吟興起,尋詩扶杖過籬笆。 其二 荷葉猶青柳未黃,寒花晚色映籬墻。 殷勤又落初秋雨,一片輕煙鎖野塘。 其三 獨立空庭有月來,素娥相伴兩徘徊。 眼中云影參差落,清露無聲墮草萊。 其四 一庭風葉送秋聲,臥聽寒蛩大野鳴。 涼月滿天人獨立,如何消得五更情。 其五 風過涼生颯颯秋,倚欄吟望散清愁。 更因何事茲懷悶,為有流波去不休。 ![]() 秋深拾語 作者/許海(吉林長春) 六 斑衣臘蟬如此狂,成群布陣噬花黃。 蜻蜓又趁混天舞,一手抓飛秋興涼。 七 松裂槐皴草色輕,藤纏繞蔓落花橫。 柵閑墻廢少心跡,搖晃怡然虎舅兄。 八 細雨淅然天霧濛,寧溪河岸碧漣豐。 菊花獨寫只香色,猶喜孤亭幾朵叢。 九 忽然雨大澆淋急,依仗撐花太不驚。 諸事思謀休自信,衣衫襤褸落湯兄。 十 雨中林立也崔嵬,云遠風寒無響雷。 庭闊徑孤芳草冷,何時朱履步前回。 ![]() 九月初日吟 作者/雨載鷹 新月如期至,涼秋不日迎。 籬嬌雛菊色,嶺送雁鴻聲。 秋意肆拾·七 作者/金崗 秋暮真多事,描詩仔細分。 其中三百句,但笑未曾聞。 秋晤 作者/濤聲依舊 金風辭葉語,半日染秋光。 笑問相逢處,新醅待君嘗。 詠《圓周率》二 作者/劉育生(廈門) 算盡無窮數,元機始復來。 頓知須取舍,萬物一塵埃。 ![]() 游園 作者/三星 徐步晚風柔,游園小徑幽。 舞隨花影動,歌盡暮云收。 中華慈善日感懷 作者/藺學倫(甘肅) 仁風傳九域,善念暖山河。 滴水成滄海,春暉萬物歌。 浮云 作者/盛宗榮(重慶) 飄蕩逐風流,去來皆自由。 無根身不定,何處可停留。 秋日郊游 作者/鄭樂群(黑龍江) 秋色漫無邊,畦蔬圃果鮮。 田收農戶勵,不顧汗珠漣。 ![]() 秋意濃 作者/王進甫 九月近秋濃,楓林漸染紅。 菊花才始放,碧水接云空。 秋祭 作者/王教平 山麓接陰陽,謙恭來上香。 輕煙飄裊裊,寄語到天堂。 初涼 作者/趙永衡 昨日蔽炎光,今天陡覺涼。 風婆傳圣旨,秋意送淮揚。 無題 作者/李應雄(湖北咸寧) 拂曉正開窗,輕風問老荒。 多情小附耳:紅日上東崗。 秋聲 作者/胡士慶(湖北襄陽) 湜湜山泉水,潺潺石上鳴。 清風明月夜,竹外聽秋聲。 孟秋 (步韻唐·鄭概《孟秋》) 作者/黃葉樹 薄暮夕陽天,余暉照地氈。 孟秋來到后,景色似嘉蓮。 閑吟 作者/雨載鷹 一 佳肴云八碗,豐盛午時餐。 許有三杯酒,方能一醉歡。 二 競守綱常久,人前少是非。 一生循序走,不越小籬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