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給在外打拼的家鄉游子一個寄放心靈歸宿的地方 鄉土文學 作者 | 夏冰 原創 | 鄉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那日,奶奶要用報紙糊被灶煙熏黑的頂棚,我受命向叔叔討舊報紙,在《南陽日報》“白河副刊”上,我第一次讀到了周同賓老師的文章。他的文字如春雨潤物,悄無聲息地滲入我幼小的心田。 ![]() 那時的我,尚在小學,卻已從他的文字里,窺見了鄉土的美好與生活的詩意。所以我人生中最早邂逅的散文家,不是寫《誰是最可愛的人》的魏巍,也不是寫《背影》的朱自清,而是寫《鄉情》的周同賓。 初讀周老師的文章,如沐春風,如飲瓊漿。他筆下的人和事,仿佛就在我身邊。奶奶不也常在夏夜的月光下,輕搖蒲扇,教我唱“月奶奶,黃巴巴,爹織布,娘紡花……”嗎?我家院里也種著各色指甲花,那是大姑娘小媳婦的最愛,可惜沒有“小二姐坐船”。那些沒有電子產品的夏夜,包紅指甲是女孩子的快樂節目。 文中有那貨郎、那閹豬人、那修橋人,一個個都生活在我身邊。那《葫蘆引》中藏在葫蘆架下要聽牛郎織女悄悄話的“他”,像極了七夕夜躲在葡萄架下的我,但不同的是奶奶說若真偷聽到那悄悄話,耳朵會聾的,嚇得我猶猶豫豫的鉆出了葡萄架。 我開始主動向叔叔索要有“白河副刊”的報紙,把周老師的文章剪下來收藏。那些剪剩的廢報紙,便成了奶奶糊“埆子”(納鞋底用)的材料。正是在這樣的剪剪貼貼中,我喜歡上了散文,也愛上了閱讀。 周老師的文章,爐火純青,質樸無華,卻字字有魂。他筆下的鄉情、鄉思、鄉愁,如清泉流淌,令人回味無窮。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人一物,皆有靈性。他的文字像“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般純真;像“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般意趣盎然;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般自然;像“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般質樸…… 少時讀周老師的文章只覺景美人善,故事真實,隨著歲月增長,才讀出周老師悲憫蒼生,心憂農人的情懷。 我最愛他的《山行筆記》,那山梅、石鏡、美根、仙柏,自然天成;那山的主人質樸隨性也愛美,但不知那山梅、美根是山外的稀罕物;那青云庵隨母廝守寶卷黃經、青燈古佛的小尼道“檻外人無樂,也無苦,連夢境也清幽。塵世間,有樂,也有苦。樂是暫時的,苦是終生的。”但檻外人床前粉壁上卻貼著李連杰的劇照。那居住神仙洞的老翁問“相公,這陣子,山外還過運動?”簡單幾句話和隆重的娶石磙儀式,有點桃源人不知魏晉的感覺,但也未能逃脫運動的干擾。 長大后才知道,周老師竟是我們南陽社旗大馮營人。原來,我生長的這片宛東黑土地,也孕育著文學大家!因為周老師,我從“白河副刊”上認識了喬典運、二月河、周大新……知道了南陽作家群。但在我心中,最喜歡的,始終是周老師那帶著泥土氣息、飽含人間煙火的文字。 那年,市作家協會的余杭同學說他見到了周老師。我羨慕的問:老師是不是玉樹臨風、文弱儒雅?他答:老師很瘦,戴眼鏡,聲音卻洪亮,平易近人,像鄰家伯伯,沒有一點架子。我多盼望也能見到這位童年便深深敬仰的老師啊!可我自知讀書不多,哪有資格登門拜訪?于是,我只能在夢里去見他。 夢里,有時是我獨自一人,有時是和家在青臺的同學喜蘭同行,一次次去找周老師。我焦急地站在路邊攔車,卻怎么也攔不到。夢中的我千辛萬苦到了大馮營,老師卻不在家。 我們又從大馮營往東,經大官寺到社旗,城門已緊閉,我在城門外跺著腳,氣得直哭……夢里的我,始終見不到周老師!這夢是不是有點“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的意思。也許,那是一種暗示——我終究不是舞文弄墨的料。 題外話,去年看到社旗修復的城墻,那城墻和城外的河,竟與我夢中所見一模一樣,但夢里的城墻在社旗西南,而現實中卻在東北。前幾日,我乘車經大馮營去大官寺,車到草湖村往東北拐彎處,我驚呼——這地方,我在夢里走過不止一次,那一草一木都是我熟悉的模樣! 夢里見不到周老師,現實中我為碎銀幾兩,每日與孔方兄打交道,工商稅務、融資投資、查賬查庫,現貨期貨……忙得不亦樂乎。我買了散文選集,卻再也讀不出當年的味道。 那日,被查庫追款弄得焦頭爛額的我,在廣州高鐵站買了本散文選刊合集,因為有周老師的《落花》和《鄉橋志》,讀得津津有味暫時忘卻煩惱的我,竟被兩撥人問職業是老師嗎,也許我還有點文人氣質。 ![]() 2020年11月,委托賀云海老師請周同賓老師為“鄉土賒旗(現名鄉土中原)”公眾號題詞。 那日偶爾看到一句話,說周老師寫鄉村鄉土鄉情,限制了他的寫作視野。記得周老師曾說:“莊稼地里出文章,鋼筋水泥的城市適合寫隨筆!”只有深入生活熱愛生活,文字功底深厚,對土地、對鄉村、對農民懷有深情的人,才能寫出《情歌挽歌》《皇天后土——99個農民談人生》這樣的文字。 ![]() 周同賓老師的題詞,為鄉土中原作者們加油! 慶幸我遇見了“鄉土中原”,終于能用筆寫下生活中難忘的人和事,也不枉我年少時對周老師文章的熱愛與癡迷!“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愿周老師的在天之靈,讓這楊花盡情飛舞吧。 作者簡介 夏冰,南陽人,70后,財務工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