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有的痛苦,本質上都源于一個東西:那就是你所具備的 “功能”。 就像當年我做廣告公司的時候,一個產品到我手上,整幾個極限廣告詞,就能從一個三四流產品,變成日銷幾十萬的爆品。那一年,我覺得自己就像是神一樣的存在,很多人也慕名而來把我捧上天。接著,我們定下了非常宏偉的目標,勵志要乘風而上干它一個小目標。 結果這事還沒滿一年就徹底垮了:平臺流量沒了,各種監(jiān)管也變得越來越嚴格。隨著《廣告法》的監(jiān)管力度越來越高,什么“第一”“唯一”都不讓寫了;資金莫名其妙被凍結,還罰了好幾十萬。 后來從這事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盡量不要去碰大平臺細分出來的小平臺,這些小平臺都堅持不了太久。過一陣子市場環(huán)境一變,在這里原本能吃肉的商家,都得去街上 “要飯” 了。 真正能讓你持久活下去的,其實還是你自己手里有的那點東西,以及你是否在紅利期的時候吃到了足夠多的肉,能挨過漫長的寒冬。 從神壇上跌落下來,人才會懂得:限制住自己的那些東西,其實就是你看不透、舍不得放下的。就像當時我也迷戀那種 “小手一揮就大賣” 的感覺,但從本質上來看,這種東西其實就是鉆了時代的紅利,連正經的行當都算不上。就是幾個年輕人湊在一起,做了又苦又累的文案搬運工。 后來我也輾轉做了很多不同的事,也發(fā)現(xiàn)有些東西表面上看著光鮮,其實并不符合市場需求,不僅掙不到錢,還會把你折騰得面目全非;還有一些東西雖然看著土了吧唧的,但現(xiàn)金流就是非常好。可大多數(shù)人都受不住臟活累活的 “侵擾”,偏要去 “漂亮行業(yè)” 里虧錢。 就像養(yǎng)豬的總嫌棄養(yǎng)豬不體面,結果開了個大飯店,把自己一生的積蓄都搭進去了。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覺得 “不被道德綁架” 是最好的狀態(tài),也盡量不要給自己立太高的人設。什么 “職業(yè)不職業(yè)” 的都滾一邊去,什么 “道德不道德” 的都不必在意。因為語言這東西是沒有成本的,如果你會被這些東西困住,那苦悶的只會是你自己。 我做自媒體這么多年,爆款文章出過不計其數(shù),但我現(xiàn)在的心態(tài)依舊是 “不想干了就停”,不會認為自己是 “專業(yè)干這個的”。甚至我的要求也一直很低:能有一個人看,我就知足了。 因為流量永遠是平臺的,而我們只是寄生在上面的蟲子罷了。能發(fā)出微弱的蟬鳴,能得到一片綠葉,能看得見明天的陽光,那你就應該感恩戴德了。 而很多人之所以做得痛苦,其實就是他們 “著相” 了:覺得自己是大師,覺得自己是這個領域的專業(yè)人士,覺得自己天賦異稟。殊不知風水輪流轉,一眨眼的功夫,你可能就過氣了。 而且很多東西,不管你怎么做,都一定會有人不滿意,但那些 “最肥的肉”,往往就在別人對你的不滿之中。就像做自媒體的,不管你賣什么,都會有人說你 “割韭菜”。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就一定要把自己歸類到 “好人” 那邊去,結果硬生生錯過了時代的紅利。 我就不這么想:你說我割韭菜,那我還真得割出一個一百萬、一千萬出來。因為這個世界的生存道理就是這樣的:你割一個人,那你是流氓;你割一群人,那你是土匪;你能割一萬人、十萬人,那你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弱者向強者納貢是必然的事情,就像古代的小國,你不朝拜,改天就滅了你。 所以生意沒有貴賤之分,能有的只有強弱之分。你足夠強,做什么都是對的;你要是沒什么能力,拿不出結果來,哪怕你什么壞事都沒做過,別人也會在背后嘀咕你,把你貶低得一無是處,給你一堆黑鍋背。 千萬不要著 “好人” 的相,要隨時隨地放棄 “我是一個好人” 的框架,看到機會就上去搶。因為當你成功了之后,人們會忘記你手段的 “黑暗”。哪個白手起家的手上不沾點 “血”?太想做正人君子,反而會使你墮入無盡的深淵。 不管你做什么,都會有人說你割韭菜的。就像當年的腦白金,如果只賣一兩盒,那就是割韭菜;但后來賣了1億份,史玉柱就從 “騙子” 變成了人人敬仰的企業(yè)家。不要管別人嘴巴里說什么,而是專注市場的剛需,放棄 “做好人” 的執(zhí)念。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做老板要有點匪氣:擋我財路者,滅之。 反倒我覺得,就是要逆著大眾的思維去做。因為但凡一件事,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都覺得可以的時候,就證明這里面已經沒什么利潤了。就像大多數(shù)人都想著 “打工求安穩(wěn)”,但真在打工的人都會明白,那是一年比一年難熬,一年比一年競爭壓力大。因為你拿著的這一份工資,隨時有更加年輕的畢業(yè)生涌上來跟你搶。除非你是公司的核心骨干,或者無法取代的技術專家,不然都會時時刻刻面對威脅。 我以前也著相于 “工作能給我?guī)戆卜€(wěn)的生活”,但后來發(fā)現(xiàn),以我的階層和出身,找工作這條路給我?guī)淼耐纯啵欢ㄟh遠大于自己創(chuàng)業(yè)謀生。因為像我這樣從山里出來的草根,在一個二三線城市,就是拿不到那些名額有限的機會的,除了給人打打下手、在一些不入流的企業(yè)里混著,就再也沒有任何發(fā)展空間了。 后來我又著相于 “只要自己創(chuàng)業(yè)了,肯定能通過勤奮和努力飛黃騰達”,結果是 “越勤奮掙錢越辛苦”,越掉進那些毫無意義的業(yè)務里去。導致我前半生都活得非常疲憊,因為我的每一根神經都在告訴我:你必須非常努力、非常拼命,才配得上別人施舍給你的這些錢。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 “老好人心態(tài)”,典型的 “試圖作踐自己來合理化自己的收入”。但往往你把事情做好,越是不敢收錢,越是覺得自己配不上,就越會吸引垃圾客戶、背后捅刀的同事,以及往你身上不斷倒垃圾的狗。 所以我經常告訴我的讀者: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過分陷入執(zhí)著之中,能成就成,不成就算了。但凡你覺得 “必須成”,那就執(zhí)著了。因為 “不成” 你又接受不了,一旦事情的規(guī)律不如你意,你就要發(fā)瘋了。 不管什么樣的生意,都不要過度運營,點到為止就是最好的。就像賣茶葉蛋一樣,賣完了、吃完了,下一單重復這個動作就好了,而不是還要拉著別人講解 “這只雞的故事”。沒人在意這些,你做的這些動作多了反而會讓人反感,覺得多余。 我的前半生基本都活在牢籠之中,被太多 “我以為” 的東西困住了,也為了支撐太多虛幻的東西而委屈了自己。所以當我醒悟之后,我就明白了:人要為自己而活,不必強裝自己是什么君子,咱們就做個 “小人” 怎么了? 咱們就做一個快樂的 “人渣”,不接受任何人的裹挾,就掙那些瀟灑的錢,自由自在得像一只野狗一樣。 你要找到自己的異常天賦,而不是試圖融入他人的 “正常”。就像我自己到了人生的后半段,越發(fā)明白我的節(jié)奏就是 “走走停停” 的,很多事情的規(guī)律就是 “磕磕絆絆” 的。而讓我們痛苦的東西在于:事情的規(guī)律是 “無常” 的,而人想要的卻是 “有常” 的。 于是就不斷在這之間被鞭撻,這就是著了相了。當你放開一切,承認它們本就如此的時候,反倒會因此收獲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生。 就像我寫完這篇文章,覺得消耗了不少能量,那我就得點一杯加糖加奶的 “超大杯奶茶” 把多巴胺拉滿,而不是用 “自律” 把自己折磨到崩潰。你得留一些小癖好給自己,因為如果你沒有享受的能力,那哪里來的動力去掙更多錢呢? 最高級的自由就是 “無相”:你說什么都可以,但我也記仇;你做什么都可以,我也會反擊。而不是強忍怒火不發(fā)泄,不是強裝自己比他人高級。 自我的進步,很大層面上不是你把原來的好事做得更好了,而是你面對過去恐懼、繁瑣、無法把控的壞事情,有了絕對性的控制力。你要做的是比地痞流氓還 “壞”,而不是恐懼他們帶來的破壞性。 去掉那些虛假的偽裝,就像《功夫》里周星馳的一句臺詞:“我要做個壞人”。那是他涅槃重生的開始。 最后,依舊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提醒你: 如果你現(xiàn)階段迷茫焦慮,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總是莫名其妙陷入各種糾紛之中;很多明明很清晰的事情,偏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不是被人騙了,就是臨時出了變故。 那我真心建議你,加入我的社群沉浸一年時間,提高一下自己的判斷力和修為。 就像之前加入的師姐,總是過度付出,試圖把生意 “圓” 起來,結果把自己快累出病了,還被合伙人挑剔謾罵 “做事不行,做人不夠意思”。 后來聽了我的建議,果斷賠償違約金清掉了身邊的 “倀鬼”,自己一個人做主。現(xiàn)在上百萬的業(yè)務只花半天時間打理,依舊游刃有余。 生活是你自己的,入口就在下方。 等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