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校首日:與孩兒們的“兵荒馬亂”初體驗孩兒們上中學住校的第一天,真是兵荒馬亂的一天,累到喉嚨冒煙、雙腿打顫,連張嘴說話的力氣都快沒了。 這是孩兒們頭一回離開爹媽,眼里藏著興奮,也裹著點緊張。在旁邊悄悄瞅著,沒見著誰耷拉著腦袋、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心里頭那塊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晚上集合,有個小迷糊走錯了班,倒也不算壞事——至少瞅著大部分孩兒都記牢我這個班主任了。點名、對名單,前前后后磨蹭了快一節課。新生入校,萬事開頭難,急不得,總得一步一步來。 學校的大集合散了,剩下的時間就全歸我和孩兒們了。頭一件事,就是帶著他們認認校園里的“關鍵地標”:倒垃圾的角兒、教學樓的廁所、小賣部在哪兒、進餐該在哪里排隊、開水房的龍頭怎么擰、充卡房的門朝哪開、洗衣服的長排龍頭在哪。我像個導游似的,領著這幫小家伙走了校園一圈,實打實指給他們看。不然光嘴上說“去那兒干嘛”,他們哪知道是哪兒?剛到新地方,總得有人領著,才能快點把這兒當成自己地盤。 逛完校園,回教室一看時間,就剩半節課了。原計劃的一堆事兒只能往后挪,先挑最要緊的——教他們“睡覺”。 一聽“要會睡覺”,孩兒們臉上都掛著狡猾的笑,準是在想:睡覺誰不會啊,這還用教?可等我把住校后睡覺的規矩、咋不影響別人、為啥要按時睡一一掰扯清楚,他們一個個眼睛瞪得溜圓,滿臉“原來是這樣”的驚愕。是啊,成了初中生,還是住校生,啥都得重新學,慢慢琢磨透了,才算真的會了。 可到了晚睡,還是有個男生宿舍因為說話被點名。這倒不稀奇,頭一晚嘛,小家伙們新鮮勁兒沒過,難免忍不住。這次先好好說,要是再犯,那性質可就不一樣了。 第二天早上,又花了一節課跟孩兒們聊睡覺的事兒,掰開揉碎了講。到了午休,果然安分多了。看來這事兒啊,得多念叨、多手把手教,總能見著成效。 解決了“睡”的問題,就該收拾“住”和“學”的地兒了——教室和宿舍的衛生。先從教室開始,桌椅怎么擺才整齊,值日生該干啥、怎么干,自己座位周圍咋清掃,我都一一做給他們看。帶了這么多年班,太清楚了,光靠嘴說不頂用,得實打實做示范,他們才能學明白。 看著教室亮堂整齊了,又馬不停蹄去盯宿舍的衛生和內務。這時候,喉嚨早就干得發疼,腿也像灌了鉛似的沉。心里就一個念頭:現在啥也不想干,就想閉上嘴,安安生生歇會兒。 教育這事兒,就像給莊稼除草施肥,急不得、躁不得,得陪著孩兒們一步一步走,把每個“第一次”都走穩當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敞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