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正在手機屏幕前的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不談風口,不談獨角獸,只聊一件事:普通人怎樣在看似飽和的市場里,真正抓住屬于自己的商機。我的內容分三段:什么是商機、如何發現它、最后是“為什么金礦往往埋在最小眾的人群里”。請允許我用最口語化的方式,把這件事講透。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第一部分 什么是商機】 先給商機下一個極簡定義: 商機不是“新”,而是“痛”;不是“大”,而是“準”。 用公式表達: 商機 = 未被滿足的需求 × 可被付費的意愿 × 可承受的供給成本。 請大家記住這三個乘號,缺一不可。很多創業者只盯“需求”卻忘了“意愿”,或者只盯“意愿”卻算不清“成本”,最后都死在現金流上。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舉三個一分鐘就能理解的例子: 1. 地鐵早高峰,幾乎人人都單手扶桿、另一只手刷手機。痛點是“單手無法同時拿充電寶和數據線”。于是出現了磁吸式迷你充電寶,單品年銷3個億。 2. 深夜直播間,寶媽哄娃睡覺,痛點是“娃哭怕吵鄰居”。于是出現“會發光的安撫玩偶”,客單價199元,毛利率70%。 3. 老年人旅游團,痛點是“不會線上值機”。一個95后小伙在機場擺攤代打登機牌,單人單天最高凈賺1200元。 看見沒?需求越具體,解決方案越輕便,就越容易形成商機。大機會不一定來自大發明,更多時候來自“把別人忽略的小麻煩一次性解決”。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第二部分 如何發現商機】 接下來,給大家一套可復制的三步掃描法,不依賴靈感,只靠日常訓練。 第一步,場景觀察。 把你的24小時拆成顆粒度為10分鐘的鏡頭,問自己三個問題:我現在在哪個空間?我正在克服什么阻力?我如果突然多一件什么工具,會立刻更輕松? 舉我自己的例子:去年我在廣州塔下排隊登塔,烈日暴曬,隊伍里90%的人都在用手機拍照,但另一只手必須打傘。那天我意識到:如果有一把“自帶手機支架的折疊傘”,當場就會有人買。三天后我在1688找到了供應商,成本12元,景區賣39元,一周賣空兩千把。 第二步,數據反推。 別只刷短視頻,要學會看“指數”。打開抖音/小紅書/微信指數,輸入行業大詞,再點“關聯上升詞”。只要某個長尾詞30天內漲幅超過100%,且商品供給少于需求,你就找到了縫隙市場。 比如,今年4月,“露營 寵物”關鍵詞暴漲320%,可淘寶同時期在售的“寵物專用帳篷”不足300個鏈接。嗅覺快的人立刻沖進去,618期間單品月銷8000頂。 第三步,訪談驗證。 找到10個典型用戶,每人聊20分鐘,只問三句話: “你最近一次為這個事抓狂是什么時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最多愿意花多少錢?” “如果明天就有產品,你立刻下單的最大顧慮是什么?” 把他們的回答做成詞云圖,高頻詞就是產品賣點,最高付費意愿就是定價上限,最大顧慮就是你要優化的功能。 走完這三步,你基本就能把“模糊感覺”變成“有數據、有訪談、有定價”的初步方案。 【第三部分 為什么金礦往往在最小眾的人群】 到此,我們已經知道商機長什么樣、怎樣系統地發現它。現在來到最關鍵的問題:為什么真正的大錢,常常藏在最小眾、甚至被忽視的群體里? 先拋結論:大眾市場拼規模,小眾市場拼溢價;大眾市場卷流量,小眾市場卷信任。當巨頭們用廣告碾壓主流人群時,小眾人群反而處于“供給真空”,你只要比他們更懂這群人,就能享受超額利潤。 給大家四個真實案例,分別對應四種小眾切入口: 1. 生理差異型小眾 中國左撇子超過4000萬,但淘寶左撇子專用剪刀月銷Top1只有600件。一位義烏賣家只做左撇子廚房用品,SKU不到20個,年利潤300萬。核心只有一句話:“我們比你更懂你的左手。” 2. 興趣亞文化型小眾 60歲二次元旗袍團在抖音爆火,她們缺的是“大碼JK制服”。傳統JK廠商最大碼到2XL,這群阿姨需要4XL。一個95后女生專門做“奶奶JK”,單價是普通JK的2倍,復購率卻高達60%。因為“被看見”本身就是溢價理由。 3. 場景極端型小眾 戶外騎行圈里有一群“夜騎黨”,他們怕狗、怕摔、怕手機沒電。有人把“LED車燈 超聲波驅狗 磁吸充電寶”三合一小配件做到149元,毛利率65%,月銷3萬單。賽道小到連大廠都懶得立項,但利潤足夠養活一支10人團隊。 4. 身份標簽型小眾 “大碼男性增肌”是健身賽道里最被忽視的一塊。抖音話題播放量2.1億,但系統課程不足10套。一位200斤的健身教練專門錄“240斤臥推計劃”,單套課999元,上線30天賣出1200份。他的秘訣是:鏡頭里永遠先露肚腩,再露成績,用戶信任感瞬間拉滿。 看見了嗎?這些市場小到在主流數據里幾乎看不見,卻同時具備高客單價、高復購率、低獲客成本。只要你能用他們的語言說一句:“嘿,我懂你。”溢價空間就自然產生。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結尾 行動召喚】 最后,把今天的所有內容收束成一句可執行的話: “從今天開始,別再追風口,而是追'牢騷’追抱怨——每一個被忽視的牢騷,都是一張帶金額的支票。” 如果你愿意,今晚就做一次小實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