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水的紅色歷史 ![]()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來到貴州盤州雙鳳鎮時,當時這里還叫做普安州,普安叫了數百年,直到清朝滅亡前才改稱盤州,民國初年盤州又改盤縣,1978年建立六盤水市,盤縣就是六盤水市的那個“盤”,2017年撤縣設市,叫做盤州市。 ![]() ![]() 52歲的徐霞客在盤州逗留了10天左右,去了碧云洞、丹霞山等地方,記錄了盤州的山川河流、地貌地形等。還在《黔游日記》有感而發:“然是城文運,為貴竹(筑)之首”,什么意思?盤州這個地方,文運繁盛,在貴州各地區,相當領先。 ![]() 徐霞客離開298年后,那一年是1936年,賀龍、任弼時率領的紅二軍團和蕭克、王震率領的紅六軍團先后來到了盤縣,在雙鳳鎮召開了盤縣會議,確定了共同“北上抗日”的方針。1999年,盤縣縣城從雙鳳鎮搬到了紅果鎮,600年的盤州古城得以比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盤州,和貴州很多城池一樣,最初來自明朝初年的屯兵,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縣城搬走后,老城逐漸被遺忘在群山之間,鮮有游客到來。但作為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城,盤州留下了很多歲月的遺跡,同時作為大山之中的城市,也有著很多壯美的自然風光。 ![]() 盤州古城中首推普安州文廟,由于盤州歷史上有普安、盤州、盤縣三個稱謂,所以這里的歷史文物也是以文物始建時的地名命名,例如文廟是在明朝建造的,所以是普安州文廟,而紅軍開會時叫做盤縣,所以稱為盤縣會議舊址。 ![]() 普安這個地名其實一直在用,明代以來的普安州是現在的盤州市,隸屬六盤水市,而現在的盤州市旁邊另有一個普安縣,隸屬黔西南州。 ![]() 徐霞客去過的普安州就是今天的盤州老縣城雙鳳鎮,他在游記中寫到“橋南即為普安城,州、衛俱在其中”,雙鳳鎮在山谷中,幾乎沒什么平地,所以連文廟也是依山而建,階梯式上升。 普安州文廟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600多年間雖歷經多次重修,但歲月的痕跡依然非常明顯,古色古香,還完全免費。看完文廟再來說說盤州古城,盤州是座活著的古城,這里保存著明代普安衛的城墻,最完整的一段是北門樓,紅軍長征經過過這里,所以這也是長征路的一部分。 ![]() 六盤水市僅有的兩處單列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部位于盤州市,一處叫做大洞遺址,一處叫做小沖墓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