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刪
(3)他書記載。 柳亞子《南明史綱要》:壬辰永歷六年(1652), 二月丁卯(廿五),清將吳三桂陷嘉定(今四川樂山市),川南巡撫范文光死之,守將白文選走還云南。孫可望出師御清兵,使李定國與馮雙禮等以步騎八萬人窺桂林,劉文秀與張先璧等以步騎五萬人窺成都。 五月辛未朔,西寧王李定國等進規靖州、沅州及奉天府(即武岡),皆下之,疾趨廣西。 秋七月癸酉(初四),西寧王李定國克桂林。......定國遂盡克復梧州、柳州諸地。......南康王劉文秀復敘州,別將白文選復重慶,清將吳三桂遁走保寧。文秀追擊之,敗績,文秀罷歸云南。 九月己巳朔,西寧王李定國復衡州,別將白文選復辰州,叛將徐勇伏誅。 十一月辛卯(廿三),西寧王李定國敗清兵于衡州。......帝以孫可望跋扈不可恃,遣使密諭西寧王李定國統兵入衛,定國拜受命,謀得當以報。 癸巳永歷七年(1653), 二月戊戌朔,清兵陷永州,西寧王李定國自湖南還廣西,駐師柳州。 李天根《爝火錄 卷廿一》:辛卯(一六五一)、大清順治八年(永明王永歷五年、魯王監國六年)。 春正月己酉朔,劉文秀還云南,留白文選守嘉定、劉鎮國守雅州。 二月二十五日(癸卯),孫可望托言入衛,遣兵至南寧;殺嚴起恒及與議阻封者十九人。執楊畏知歸滇,畏知罵賊而死。其年冬,南寧破,永明王將走鎮安;會李定國兵出靖州將迎永明王,孫可望心忌定國。 十二月十一日(甲寅),永明王過羅江,遇孫可望所遣總兵高文貴等討皈朝叛夷還,乃相率扈蹕;土官儂紹周大輸兵餉,王及從官始得食。 壬辰(一六五二)大清順治九年(永明王永歷六年、魯王監國七年)。 二月初十日(壬子),孫可望改安隆所為安隆府,奉王居之;歲以銀八千兩、米六百石上供,從官取給焉。安隆宮室卑陋,服御粗惡,守護將悖無人理(一作無人臣禮);王不堪其憂。 三月十九日(庚寅),孫可望遣李定國、馮雙禮由黎平出靖州,馬進忠由鎮遠出沅州,會于武岡,以圖桂林;劉文秀、張先璧出永寧取敘州,白文選由遵義取重慶,會于嘉定,以圖成都。 夏四月壬寅朔,孫可望疏請封李定國為西寧王、劉文秀為南康王。......雒容侯龍韜單騎入黔,乞師于孫可望;可望使從李定國兵回廣西。 八月庚子朔,劉文秀、白文選既陷敘州、重慶,大清平西王吳三桂等回兵保寧。文秀由嘉定、成都追之,直攻保寧;討虜將軍王復臣曰:“不可。我師驕矣,而彼方致死;以驕兵當死寇,能無失乎”?諸軍皆不以為然。張先璧軍其南;先璧號“黑神”,軍容耀日,然未經大敵。三桂登城望之曰:“獨是軍可襲”!乃出精騎犯其壘,果驚潰。轉戰而南,復臣手斬數人,圍之者益眾;乃曰:“大丈夫不生擒名王,豈可為敵所辱”!遂自剄死。北兵皆驚嘆,以為烈士。文秀撤圍而退,三桂不敢追;曰:“生平未見如此勁敵,特欠一著耳”!蓋如復臣所云也。報至滇,孫可望下令曰:“不聽謀、損大將,劉撫南罪應誅。念其復成功,罷職閑住”。文秀歸云南。 九月庚午朔,孫可望至沅州,使白文選、張虎攻辰州,陷之;殺總兵徐勇。長、岳相繼奔潰。 李定國北取衡州。時南寧雖陷,而胡一青、趙印選、馬寶、曹志建等尚留粵西,屯聚山谷間;定國至,皆相率來歸。民間亦多嘯聚者,爭應之。定國聲勢遂大振。 冬十月己亥朔,孫可望遣高文貴乘勝東下,大清帥線國安、馬雄、全節等潰走;至梧州,三戰皆敗,復走封川。李定國盡得其兵,西粵全復。安定侯馬寶、永國公曹志建分兵攻臨武、連山,皆復之。鄖國公高必正率師繼至,攻復陽山。定國復永州;遣偏師潛至吉安,亦復之,江西大震。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